24.为什么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强调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
答: :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其所培养的师范毕业生能够持续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用人单位满意度和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成为师范类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评判指标之一。
因此,认证标准在“质量保障”指标项中,专门设有“外部评价”二级指标,要求专业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基础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它是师范类专业收集信息,对“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定期评价的必要渠道,也是在 “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 师资队伍”、“支持条件” 、“学生发展 ”方面开展持续改进工作的重要基础。
25.为什么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参评专业“说” “ 做” “证”必须达成一致?
答: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一种举证式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主要是通过参评专业的“说”、“做”、“证”三个环节,来查证和判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是否达到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并给出认证结论。
所谓“说”,即“自己是怎么说的”,参评专业要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等。
“做”即“自己是怎么做的”,参评专业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所实施的教学活动以及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形成性评价的措施与做法。
“证”即“证明自己所说和所做的”,参评专业要为证明自身达到标准要求逐项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因此,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参评专业的“说”、“做”、“证”必须达成一致。
26.认证标准中对于教师教育课程必修课学分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教师教育课程必修课学分要求不低于10学分。
27.认证标准中对于教师教育课程总学分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教师教育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14学分。
28.认证标准中对于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要求不低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