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考评点 | 评估合格参考标准 |
师资 队伍 | 师资 结构 | 来源构成 | 教师队伍应由学界和业界的教师共同构成,有媒体工作经历的教师及在业界聘请的教师应不少于40% |
职称结构 | 1)教授人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数占比(原则上应在10%以上);2)副教授人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数占比(原则上应在20%以上)。 |
学历结构 | 1)具有博士学位人数占比(原则上在40%以上);2)具有硕士学位人数占比(原则上在60%以上) |
知识结构 | 1)授课教师应具有多学科、多专业知识背景,能胜任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需求;2)理论课教师与实务课教师人数比例原则应在1:1。 |
导师 水平 | 职业与政治素养 | 1)无重大教学事故或其他工作责任事故;2)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与新闻职业素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工作认真负责,学术思想端正 |
导师构成 | 培养单位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双导师”培养机制,双方人数比例合理;有完善的培养导师工作制度 |
导师职称 | 至少有5名以上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其中至少有2人为60岁以下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
导师学历 | 1)学界导师中,45岁以下的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55岁以下的原则上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2)业界导师中,45岁以下的原则上应具有硕士学位;55岁以下的原则上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特别丰富的从业经验及较高的职业声望者可放宽限度。 |
理论与研究水平 | 培养单位的学界导师应:1)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研究水平,有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2)近5年内承担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或重大横向课题,所承担的课题应与硕士点的方向一致或接近;3)或近3年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3篇以上高水平学术论文,有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或统编教材;4)或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 |
实务能力与工作经验 | 企事业单位的业界导师应:1)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拥有一定行业知名度;2)具有一定的岗位职务、专业职务或行业职务;3)(优选项)主持行业企业的重大项目;4)(优选项)获得行业内重要奖项 |
招生、培养与课程设计 | 招生与学位授予 | 招生计划 | 1)健全完善的招生制度,并得到有效落实;2)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并得到有效执行 |
招生与学位授予规模 | 1)积极做好生源组织工作,每个领域招生数量不少于5人;2)近三年本学位授权点报名人数逐渐增加,生源结构逐步合理,有相关生源质量保证措施;3)三年内招收硕士生人数原则上应为“导师人数×3×3”,三年内授予硕士学位人数原则上大致应与招生人数相符 |
师生比 | 师生比例合理,原则上专任教师与硕士研究生人数比例应控制在1:5以内,业界导师与硕士研究生人数比例应控制在1:3以内 |
招生纪律 | 招生过程中无违纪、违规或其他不良现象 |
培养 方案 | 专业方向 | 1)与行业需求相结合;2)与培养单位优势学科相结合,体现培养单位的专业特色;3)适应行业发展趋势 |
培养目标与内容 | 1)拥有完善的培养方案;2)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科学合理,并得到有效落实;3)培养内容、课程设置与培养单位的专业方向相一致 |
课程 教学 | 教学计划 | 1)有完善、清晰的教学计划,并得到有效落实;2)教学大纲编写规范,内容包括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参考文献,并及时发给研究生。 |
教学方式创新 | 1)积极开展研究生教学改革,在教学模式、培养方式上有较大的创新;2)符合专业学位教学特点;3)注重运用现场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
开设课程 | 1)并能按培养方案开出规定的课程,课程设置合理,具有实践性、应用性;2)近三年新开设课程所占比例 |
教材建设 | 1)正式出版或编写质量较高的研究生教材、讲义,出版教材数量; 2)教材获奖情况 |
案例库建设 | 1)根据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规定,注重案例教学资源建设;2)案例内容丰富、新颖,可满足专业设置的需求。 |
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 | 选题 | 80%以上的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选题来源于实践,新闻与传播行业的背景明确,应用性强 |
指导 | 1)有新闻与传播行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全程参与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指导;2)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指导过程规范,严谨、有效,开题报告、抽查、评审与答辩等环节工作落实、程序规范。 |
质量 | 1)写作规范,内容充实,工作量饱满;2)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科学方法解决新闻与传播行业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制度建设与基础设施 | 制度 建设 | 管理机构 | 管理机构健全,配备教学秘书,院(系)有专人管理,职责明确 |
日常工作制度 | 有完善的决策机制、工作流程、科研管理制度; |
教学管理制度 | 1)有明确的考勤、质量评估、测试、奖惩等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文件齐全。2)学位论文指导、检查各环节落实,论文审查与答辩管理规范。3)教学方案和计划变动遵循规定程序。4)办学及学位授予严格执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没有违规行为。 |
培养经费管理 | 1)有充足、稳定的经费投入,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有专项实践教育的经费; 2)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无任何违反财务制度的行为。 |
档案管理 | 近三年学籍、试卷(答卷)、成绩、教学质量评估、实践、论文开题报告、论文答辩记录等教学和学位申请文件规范且齐全。 |
培养基地建设 | 合作机制 | 1)培养单位与传媒企事业单位签署了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合作协议 2)联合培养基地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完善的基地管理制度、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成果转化机制 |
基地规模与 影响力 | 1)与培养单位共建培养基地的企事业单位应具有较大规模、较强的社会影响力,无不良运营行为,具有良好的行业信用、社会品牌和声誉。 |
资源投入 | 联合培养基地应有稳定的人、财、物等资源投入制度,能够满足研究生培养需求 |
实训 设施 | 实训设备 | 1)状态良好的专业实训设备,能够满足培养计划的需求;2)健全的实训设备使用说明、使用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
实训场地 | 1)专门的实训场地,能够满足培养计划的需求。 2)健全的实训场地使用说明、使用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
实训 岗位 | 实训岗位 | 1)实训能全面涵盖学生所学专业的综合技能要求; 2)岗位充足,并能保证学生在实习中轮岗;3)每个实训岗位都应配备足够的实训指导人员 |
实训计划 | 1)拥有科学、合理的实训计划,实训计划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2)实训教学大纲编写完整,大纲内容包括实训目标和要求,实训内容、实训时间;3)实训评估与考核制度、文件完善,相关记录及档案完善 |
实训制度 | 1)有完善有实训制度;2)有明晰的实训岗位描述 |
学习与生活条件 | 学习资源 | 拥有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图书、期刊、数据等学习资源,且学习资源能够满足培养需求 |
奖助体系 | 拥有完善的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奖助贷体系,奖助水平与覆盖面等情况与学术型研究生不存在较大差异。 |
生活条件 | 有与招生规模相匹配的住宿、饮食条件 |
培养 效果 | 成果 产出 | 优秀作品 | 学生作品成果产生较大社会反响 |
成果转化 | 有完善的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有成功的成果转化案例,且取得较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
学生 评价 | 优秀毕业生 | 1)毕业生破格晋升和重点培养交流情况; 2)毕业生在行业中取得突出成绩、成就。 |
用人单位评价 | 毕业生无违反行业操守、职业道德行为,获得用人单位良好评价反馈 |
学生自评 | 1)建立了学生参与教学评估的制度,相关档案材料是否完善;2)建立了在校生、毕业生对学校培养质量、学风、校风、师风的满意度调查反馈机制,相关档案材料是否完善 |
就业 | 就业率 | 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就业率,一般高于70%。 |
专业对口 | 大多数毕业生专业对口,毕业生专业对口率高于60%。 |
获奖 | 教学获奖 | 获国家级、省部级或其他优秀教学成果奖项数 |
学生获奖 | 在校生或毕业生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或其他重要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