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为引领大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近日,莆田市生态环境局宣教中心联合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新”青有为实践队和新“碳”索实践队前往莆田涵江百威中国啤酒博物馆探访世界级低碳智慧工厂,开展“数字赋能生态‘智’理,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主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学生走进百威雪津观光工厂。工厂采用四大食品卫生安全守护“黑科技”之一的储粮罐一原料不落地技术,其他三项分别是电子验瓶机、国际领先无菌压盖技术和可溯源管控体系。通过黑科技赋能,车间优化升级为智能低碳的“黑灯工厂”,单条生产线最高可实现每小时16万罐、每秒45罐次的生产速度,产能成倍提升。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学生与技术经理郑玉洪围绕“数字赋能生态‘智’理,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座谈交流。“可持续发展在百威雪津的日常管理中占主导地位,企业在设计阶段,就从高新技术和可再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打造绿色工厂,屋顶设计大面积的光伏发电板,年发电1500万度;酿造每吨酒耗水量比同行业低50%,100%蒸汽冷凝水回收,100%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100%副产品(危废除外)回收利用,达成包装‘0’蒸汽消耗,实现全部用水循环利用,年可节水90多万吨,荣膺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企业。”郑玉洪经理说道,“2017年公司就‘认养’绶溪及莆田城区多段河道,在全国开创企业认养河道先河,主动担当绿色发展的社会责任,担起爱河、护河、清河社会责任,担任企业河长,履行控污减排责任,实现政企共治提档升级。” “百闻不如一见,今天有机会走进这家集智能制造、绿色安全、节能环保、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型、花园式的低碳智慧工厂,目睹先进的生产线,亲身感受企业文化,为百威雪津公司在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社会担当点赞!”新“碳”索社会实践队学生党员席静盈表示:“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对所学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感到自豪,对接下来实习就业充满信心,将为祖国绿色发展和智慧建设提供新思路,比如数字赋能生态‘智’理,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据悉,莆田学院“新”青有为实践队和新“碳”索实践队于7月3日—7月23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等方式开展“数字赋能生态‘智’理,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活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实践中检验专业知识,提高学习实践能力,用学科知识为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百威雪津公司讲解员为实践队讲解百威啤酒厂的发展历史图。刘伟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百威啤酒博物馆踏板骑行图。刘伟摄

图为郑玉洪经理与实践队进行交流。 刘伟摄

图为实践队负责人朱韩彬与技术经理郑玉洪进行交流访谈。刘伟摄

图为“新”青有为实践队和新“碳”索实践队大合照图。刘伟摄
(新工科产业学院 刘志煌 陈怡宁 朱韩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