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7月6日,莆田学院“竹”梦三下乡实践队走进泉州市安溪县蓝田乡山内寨村,体验传统非遗项目“竹编”。此次来到山内寨村主要围绕该村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旨在助力乡村振兴,为特色产业发展建谋献策,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中贡献大学生的智慧,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山内寨村是安溪县蓝田乡西南部的小山村,地处蓝田乡政府驻地南14.3公里,地处深山,远离市集,人口仅600多人。“来蓝田,我‘氧’你”。这句话已成为蓝田乡山内寨村村民对外宣传的口头语。这里,长满了青翠的竹子,漫山遍野,遮天蔽日,茫茫2000多亩,宛若烟波浩渺的绿色海洋,是人们向往的天然氧吧。这里,有着几百年来,祖辈们传下来的编篾技艺,人们编织农具,换取生活所需。

图为竹片老师傅颜福全正在搬竹子。俞书楠 摄

图为颜章智大师为同学们讲解挑选竹子的方法。俞书楠 摄

图为“竹”梦三下乡实践队成员正在体验扛竹子。俞书楠 摄
当天上午8时,“竹”梦三下乡实践队成员在富山阁竹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兼竹艺大师颜章智和重量级竹片老师傅颜福全的带领下,来到竹林挑选竹子用于制作竹类工艺品。
颜福全介绍:“在挑选竹子的时候我们主要看竹子的色斑,竹身色斑越多,竹子越老,年份在3年以上的竹子就可以制作竹编工艺品。制作工艺品的竹子硬度要适中,可以通过观察竹叶来判断竹子的软硬程度,竹叶越细长说明竹子软,竹叶比较宽大说明竹子比较硬。”
据了解,颜章智在大学时候学习竹业工艺技术专业,在外创业时发现竹子在市场上的运用广泛,便带着所学专业,毅然决定回乡创业。2010年7月,他组织建立安溪县富山阁竹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颜章智负责洽谈订单、设计方案,社员们则负责提供竹材或者生产加工,山内寨村的竹子重新焕发生机。在他的努力下,该村竹品加工的文章做大做强,乡亲们也富起来,山内寨村兴起来。
一个成品的竹编文创产品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要经历数十道工序,包括挑竹、削竹、去糙皮、制胚等。其中,剖篾、分丝、编织,是竹编文创产品的主要工序。竹编工艺繁复,整个编织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剖篾。竹篾的厚薄要均匀,厚了薄了都不行。剖好的竹篾,经匀刀分丝后就可进入编织阶段。这是竹编工艺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对竹条的挑压交织,编织出细密的篮身。

图为“竹”梦三下乡实践队在前往富山阁竹业专业合作社的路上。俞书楠 摄

图为颜章智大师正在教实践队成员编竹编文创品。俞书楠 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正在制作竹编文创品。俞书楠 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正在了解竹编文化。俞书楠 摄

图为“竹”梦三下乡实践队与竹编成果合影。林秋盈 摄
下午3时,“竹”梦实践队来到富山阁竹业专业合作社学习竹编工艺品的编法,成员们在这里体验雪花、小船等造型的编法。在编织过程中,实践小队的负责人欧阳梦欣坐在桌子旁边,右手拿着待编织的竹条,左手同时捏紧编入的竹条,接着右手再将要编入的竹条进行捻、挑等步骤。整个过程,对手指的灵活度要求非常高。过程中,欧阳梦欣手忙脚乱,不知道手指如何运作。在颜章智大师的帮助下,历经一小时,她终于完成了一圈的编制。通过这次体验,欧阳梦欣表示,像这样细致精湛的手艺活,没有几年反复刻苦的训练是完全做不到的。
竹编过程虽精细复杂,但制作工具却极为简单,只有匀刀、铁皮固定器、剪刀和大小不同的刀片若干。剪刀用来修剪,刀片用来剖竹、剖篾等,匀刀用来分丝。经过一天的体验,实践队成员张晓莉说道:“这次参与竹编产品的制作过程,感受最深的是一件竹编作品的背后蕴藏着匠人耗时几十个小时的心血,先从砍竹子来说,我们需要拿匀刀在烈日下反复砍磨,其次是对竹条进行编制,它不仅有复杂的手法,还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同时经过颜章智大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竹编产品不只是具有实用价值,同时也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它已经成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新国潮。”

图为颜章智大师正在为同学们介绍竹编艺术品。俞书楠 摄
竹编是一项慢活,需要时间和耐性。颜章智所做的竹编工艺品,虽备受市民喜欢,却也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尴尬现状。颜章智说:“传统竹编工艺繁复精细,难以短时间内学成,且手艺人的收入整体不高,年轻人大多坚持不下来。随着现代生活方式、习惯的变化,很多传统仪式日渐被简化,竹编产品销售市场日渐缩窄。同时,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竹编工艺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颜章智表示:“为了突破这一现状,我们开始化被动为主动,将原来定位为传统的生活工具品,改为工艺品、装饰品,将产品使用功能和价值推广提升。并通过互联网的电商渠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将家乡的竹编工艺品销往全国各地,提高居民收入。”
为了让传统的竹编工艺品继续发扬,颜章智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竹艺技术人才,将专业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乡亲们。近年来,他带领培养的竹艺技术团队,组建竹艺建设工程队,通过师傅带领培养竹艺工人的方式,互相带动,有效带动当地居民收入。如今,家乡的村民富了,村庄美了,颜章智还依然在追寻竹编梦想,让传统竹艺不断发扬光大。

图为“竹”梦三下乡实践队大合照。林秋盈 摄
通过一天的体验,莆田学院“竹”梦三下乡实践队的成员们充分感受到竹编工艺的魅力和艰辛,来自不同专业的队员们纷纷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大学生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