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产业学院

以智慧民-振兴乡村新工科产业学院支教队爱心编程点亮儿童科学梦

作者: 时间:2023-07-03 点击数:

图为编程课学生认真听讲。 李启泰 摄

图为编程课老师演示。 李启泰 摄

图为编程课堂中孩子积极回答问题。 李启泰 摄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老师我也想试试!”“代码为什么可以自己运行?”“好厉害!”7月2日,新工科产业学院“智”引乡村支教队将C语言编程和科学小实验带到了东阳小学的教室里,给东阳村的孩子们带去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编程科技体验课。

据悉,本次支教志愿服务分别开设了“探索C语言编程世界”和“探索科学的奥秘”两门体验课,旨在结合物联网的专业优势,鼓励孩子们走出有限的认知,让孩子深入了解科学,提高孩子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求知能力,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和热情。

图为编程课孩子们动手操作。 李启泰 摄

图为志愿者帮助指导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 李启泰 摄

支教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组织学生观看了有关新工科特色专业与物联网工程领域相关科技研究成果的视频,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些简单的C语言代码和通过代码控制智能机器人的过程,通过几位老师的介绍,孩子们的科技热情被充分带动,“老师我可以试试吗?”“老师我先来!”同学们跃跃欲试,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亲自把代码变成消消乐、大鱼吃小鱼、俄罗斯方块等小游戏,并与志愿者们一起通关,体验了智能机器人的组装,并通过代码控制机器人的行动,体验了用代码输出“我爱东阳小学”的快乐,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志愿者们带学生展开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课,通过在实验前讲解基本的实验步骤,并带领学生一起动手实践,最后解释其原理和应用,以此来引起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随着各种指示剂滴入浸泡过紫甘蓝的热水中,烧杯里的水呈现出各种颜色的变化,“哇!”同学们惊叹的声音也汇聚在了一起,不断抛出自己的疑问:“为什么花青素会变颜色?”“老师!为什么加醋会变成红色?”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每个人都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动手实践,积极讨论问题,解决疑问。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李启泰 摄

本次活动负责人卢烨表示:“今天的课程在东阳小学的孩子们心里种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期待这颗种子可以生根发芽,长叶开花!未来,“智”引乡村支教队将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继续发挥桥梁作用,通过更多编程和趣味科普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在未来科学之路的无限潜能。”

东阳小学宋少斌老师表示:“‘智’引乡村支教队为我校学生带来了编程初体验,极大的提高了孩子们对科技探索的热情,帮助孩子们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为孩子们面对未来挑战带来了有利的帮助!期待接下来大学生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带来更加新颖有趣的课程。”


(新工科产业学院 程启寅 吴衍权)

学院地址: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街1133号   邮编:351100    院办电话:0594-2689080   书记、院长信箱:ptuxgk@p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