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成为热点话题,与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为深入学习车本村脱贫攻坚思路,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1月9日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槐青”实践团在辅导员张瑶老师指导下,赴漳州市车本村开展脱贫攻坚调研,探寻乡村振兴规划方案。

图为实践团成员同村民对话交流。 新工科产业学院供图
“阿姨,你们种的这些菜都是怎么卖出去的呀!”“村长,您能不能再给我们讲讲车本村‘扁担精神’的由来。”在车本村,实践团成员在村长吴泽龙的介绍带领下,走进田间地头、村瓦屋舍、红军史馆深入了解新时代乡村建设中的“车本经验”。据介绍,车本村原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原有336户,贫困人口共计1045人。近年来,车本村借助红色资源发展了集乡村旅游、家庭农场、特色农业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产业,帮助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面脱贫。
吴泽龙村长重点介绍了车本村的“互联网+高山农业”项目,该项目充分利用车本村海拔高、温差大、污染少、森林多的自然优势,在确保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资金入股方式发展林下经济,培育各种名贵药材、花果蔬菜、散养家禽,由村民提供互联网雇主订单服务,实现果蔬代种、家禽代养、药植代管,而雇主则能通过互联网平台看到果蔬、家禽的生长状况。如此一来,车本村既降低了农产品滞销风险,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又满足了客户需求,实现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随后,在吴村长的介绍中,实践团了解到目前车本村存在“人才流失”和“农特产品知名度低”两大发展难题,经过交流后,实践团成员林颖结合自身家乡赤土村的成功经验提出可以通过鼓励大学生返乡支教来促进盘活车本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践团成员王维茵表示可以通过直播+合作社等方式来促进农特产品的销售,车本村村长及相关负责人对实践团成员的想法给予了肯定并嘱咐希望实践团成员能够学有所成,回报乡村,为乡村振兴、民族复兴尽一份力。
在车本村参观调研后,实践团成员还通过制作海报、视频,在抖音、B站等平台宣传车本村,开展“我为车本村代言活动”,集中展现了车村村的人文、生态、产业,让车本村为更多人所知。“下一步,我们还将前往福建云霄、福建诏安进行乡村产业调研,通过对不同县域乡村建设的比较和总结,归纳出一套可视化的应用型成果,使其真正能够应用于农村生产生活,为服务对象带来便捷与帮助,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团负责人林秀敏表示。
(新工科产业学院 吴勇镇 王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