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过烟云万千重,砥柱人间是此峰。为了走进党史,走进那段风雨漂泊的年代,走进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7月10日至13日,新工科产业学院“红旅庆百年,返乡助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宁德市屏南县探寻革命旧址,体悟红色文化精神。

图为实践队集体合照。郑欣妍摄
“屏南县当地红色文化有着时间早、范围广、延续长三大特点……”7月12日早上,身穿红色志愿服的实践队来到屏南县寿山乡,拜访寿山村书记苏锦丰。在采访中实践队了解到:寿山曾有许多为革命献身的英雄人物,他们在此洒下热血,也在此立下过“反剿救国”的铮铮誓言,没有那段艰难抗战史,就没有今天和平安定的寿山村,因此寿山村十分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工作。
为了解更多更详细的红色英雄事迹,实践队经介绍拜访了原屏南县长,现致力于屏南红色文化研究工作的苏维邦主任。他向实践队讲述了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在棠口整编、北上抗日的故事以及叶飞和阮英平在闽东的革命事迹,介绍了一种名为“八音嗽语”的音韵密码,“它为当时的地下工作者提供了完美的信息保障,是具有红色精神文化的语言。”苏维邦主任介绍道。他还强调:“当时革命工作环境恶劣,敌人残忍无情,没有顽强的革命精神根本坚持不来。”在听闻“一名14岁就光荣入党的地下共产党员惨遭杀害”的故事后,实践队员们不禁叹息连连,队员郑欣妍在笔记中写下:“我感觉我心中燃起了火焰,那是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火,更是保家卫国、建设祖国的信念之火。”

图为采访寿山村书记苏锦丰。郑欣妍摄

图为实践队采访苏维邦前辈。郑欣妍摄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们了解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提供了重要平台,同时为青年学生锻炼自身能力,获得成长提供良好的契机。在今后的假期中,新工科产业学院将继续开展三下乡活动,让新工科学子真正走出校园,走进基层,上一堂丰富精彩的社会实践课。

图为实践队采访村长苏凡智。郑欣妍摄

图为参观红色文化馆。 郑欣妍摄
(新工科产业学院 苏京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