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时代背景下,4月30日,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先驱者蔡自兴教授携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AI进乡村”志愿服务队走进莆田市城厢区西厝中学,以《智比人先 慧聚未来》为题,为东海镇党政干部、师生代表带来一场人工智能前沿报告。活动同步开展“AI进乡村”科技教育实践,通过机器狗展演、人工智能书籍捐赠等环节,为乡村教育注入科技动能。
作为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自兴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蔡自兴教授身兼国际导航与运动控制科学院院士等多项国际学术荣誉,深耕高等教育60年、人工智能研究40余载,是我国智能机器人学科创始人与智能控制领域奠基者。

图为“AI进乡村”服务队演示机器狗。尚要兵摄

图为西厝中学师生观看机器狗演示的激动场面。沈丹丹摄
报告会开场,搭载环境感知模块的机器狗惊艳亮相。这款由新工科产业学院学子操控的仿生机器人,凭借多关节自由度系统精准复现生物运动特征,在指令下达后连续完成翻滚、跳跃等高难度动作,其拟真表现引发学生阵阵惊叹。“像真的小狗一样!”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精神瞬间。
在随后的专题报告中,蔡教授系统解析人工智能五大核心维度:从技术要素的算法突破到学科体系的构建逻辑,从医疗、制造等应用场景到人机协同的未来图景。当谈及40年科研历程时,这位八旬学者动情表示:“三次受祖国派遣海外研学,始终致力于著作编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今日向父老乡亲汇报,惟愿以AI之火照亮更多求知目光。”

图为蔡教授全身心投入到讲解的场面。傅歆晔摄

图为“AI进乡村”服务队与西厝中学师生一起认真听讲。尚要兵摄
活动现场,蔡教授向西厝中学捐赠人工智能专业书籍,并亲自为“智启县域·AI赋能未来”科技教育计划题词。该计划由志愿服务队发起,通过编程思维训练、创新项目孵化等模块,构建县域AI教育生态。队员唐雅君介绍:“我们正开发适应乡村学情的AI课程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触摸未来科技。”

图为“AI进乡村”服务队与蔡教授和西厝中学校长书记合影。傅歆晔摄
(新工科产业学院青媒中心 尚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