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产业学院

访聚美丽乡村擎画振兴蓝图莆田学院与你乡遇实践队走进武平县中山镇探索乡村振兴的宝贵经验

作者: 时间:2024-07-23 点击数:

7月20日至22日,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与你“乡”遇实践队前往龙岩市武平县中山镇,开展题为“访聚美丽乡村,擎画振兴蓝图”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稻香传情:倾听“新农人”的故事。实践队来到稻悠悠直播基地,在队员疑惑“稻悠悠”是什么时,基地负责人王云静介绍道,“在2019年,闽西青年张勇创办了稻悠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始直播带货,并帮助周边乡镇农户销售农产品,现已带动周边村民40多人发展养殖业。”进入直播基地后,讲解人员带领队员们参观仓库,并向队员一一介绍当地农产品,讲解阳民村的农产品如何在科技创新下实现附加值的提升,讲述“新农人”返乡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图为实践队在稻悠悠直播基地前的合影。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图为基地负责人讲解灵芝孢子粉现场。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竹韵生辉:感受绿色工艺的魅力。实践队来到中山镇阳民村的“水墨阳民”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进行参观。院内有许多竹编手工艺品,实践队队员对此感到好奇,纷纷猜测各种竹编手工艺品的用处。工作人员介绍,阳民村“以竹代塑”,发展林下经济和庭院经济,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给村民带来了收益。

(图为实践队学习竹编工艺品。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图为实践队探索竹编制品的乐趣。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古韵今风:领略独特的客家文化。队员们来到百家大院,参观气势磅礴的古建筑,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了解中山独特的“客家百姓镇”文化,感受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还发现了许多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元素,其独特的古今结合让队员们深受震撼。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百家大院前合影。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绿意同行:参与灾后家园清洁活动。实践队员们沿中山河骑行,并清理“6.16”洪灾遗留下来的垃圾,优化河道沿途环境。队员们对观察到的景象进行记录并反馈给相关负责人。捡垃圾这一行动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体现了实践队对生态文明的积极践行。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中山河畔捡垃圾。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田野协奏:体验田间农耕的乐趣。队员们在田间使用育苗盆装草炭和土壤混合物,戳洞撒种,帮助农民种植黄瓜。同时队员们还向农民了解当地特色农作物如冬瓜、辣椒、吊瓜等的种植技术和水稻种植成熟周期。

(图为实践队成员体验种植黄瓜。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走访调研:实地走访获取社情民意。实践队精心设计问卷,实地走访,了解了当地居民对阳民村及中山镇近年来发展变化的感受以及他们对于乡村振兴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实践队还采访了阳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邬广勤。他向实践队成员详细介绍了阳民村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图为实践队成员调研阳民村村民对环境治理的意见。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经过本次社会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武平县中山镇焕发的勃勃生机,亲眼见证了这一政策的伟大成效: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带动了乡村旅游、文化教育等多领域的繁荣发展。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次经历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关注乡村、服务乡村的热情与决心。大家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更是每一个青年人可以贡献力量的广阔舞台。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武平县中山镇镇政府前的合影。新工科产业学院 供图)

(新工科产业学院 指导老师:沈丹丹 学生记者:连静怡、叶舒怡)

学院地址: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街1133号   邮编:351100    院办电话:0594-2689080   书记、院长信箱:ptuxgk@p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