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师生党员坚守抗疫一线显担当

发布时间:2021-10-03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图为临时党支部部分小队成员合照。

图为隔离同学进行登记。

图为小队成员搬运防疫物资。

图为医护人员上门对隔离同学进行核酸采集。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9月10日,莆田发现本土病例,确诊35例,无症状感染者32例,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面对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遭受严重威胁的危机时刻,莆田学院党委迅速行动,坚持以党建引领疫情防控,组织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领师生把这份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坚定地扛在肩上,积极投身抗击疫情最前沿,共同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在莆田学院新校区的留观点,一面鲜红的党旗正迎风飘扬,从一个清晨到另一个清晨,都能看到党员干部和学生志愿者忙碌而有序的身影……

闻风而动,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

新一轮疫情来势汹汹,莆田一时间成了全国关注的抗疫斗争“主战场”。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动员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冲锋在前、勇挑重担,9月20日,经中共莆田学院机关委员会研究决定,成立了莆田学院新校区留观点临时党支部。作为临时党支部的一员,保卫处何赐亮老师迅速投身到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中。

何赐亮主要负责新校区临时观察点安保维稳、人员管控和协助后勤保障工作;除了对接学生处、后勤处等部门实时更新留观人员的入住、撤离、核酸检测等各项数据外,还负责临时观察点的消杀监督、人员的管理调配、物资保障等等,这些都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由于本轮疫情突如其来,校园内人流较多、人员较杂,任务显得异常艰巨,但何赐亮始终冲锋在前,从无怨言。他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任务!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不负曾经的那身橄榄绿!”

据悉,临时党支部成立以来,协调各部门及在应急小分队的密切配合下立足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实际与临时党支部工作职责,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党委的决议,落实上级党委有关疫情防控的决定和工作部署,统筹做好政策宣传、人员隔离、场所消毒及集中医学观察管理等相关工作,并了解被留观人员的思想状况,及时进行心理安慰和辅导,开展24小时的执勤值守及留观人员跟踪保障服务。切实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支部来自各条战线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响应号召,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用实际行动让党旗在校园防疫工作中高高飘扬。

冲锋在前,尽显军人本色“勇担当”

自新校区正式启用全校首个临时观察区后,由校组织部、保卫处、后勤处、学生处、团委等干部职工及退伍大学生组成的校园疫情应急小分队成员组成了工作专班,进行24小时日夜值守,用实际行动带给在此接受临时观察的同学们家一般的暖心服务。

“我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学校建设出一份绵薄之力。”结束了两年的军旅生活后,学前教育专业182班的杨永发回到学校担任新校区应急小分队负责人。9月14日,在接到学校发布的紧急任务后,他第一时间调令应急小分队集合,不到一个小时,小分队中新校区在校成员全员集结,并在次日上午入驻校隔离点开始值班。

刚开始担任隔离点负责人时,由于隔离点物资配备不齐全、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杨永发需要花费许多精力应对隔离点的突发事件,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查看有没有新的工作内容需要落实。作为隔离点负责人,杨永发不仅需要配合校方安排各项工作,还需要实时听取、解决隔离人员的需求以及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几乎没有吃过一顿完整的午餐。

“平日里即使防护服再闷热,我脚下的工作也一刻不能停。”每天工作结束后,杨永发打开微信运动,都能看到自己以五位数的步数占领微信运动的封面,“我的内心是无限充实的,作为隔离点的负责人、一名退伍大学生、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尽到了自己的责任。看到隔离楼栋同学们对我工作的支持与肯定,如今疫情形势也在逐步好转,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404的苏同学身体抱恙,速来配合!”9月22日,凌晨时分,物联网专业202班的陈炼喊醒一同值班的物联网工程专业195班的李超凡,立即穿好防护服上楼接应苏同学。在救护车赶来期间,护目镜上的雾气也影响不了他们时刻观察苏同学的状态,陈炼一边耐心地与苏同学交谈,让他保持稳定状态,一边实时向上级汇报情况。李超凡表示:“在部队时有急救经验,所以我看出他是因为心脏不好导致全身供氧不足,全身要靠近近心端缓一缓。”救护车将苏同学接走后,一连下来他们全身已被汗水浸透,手套里也全是汗水,仍不忘时刻和苏同学舍友交流情况。天刚放明之际,看到几位同伴回归才放下心。

“战疫显本色”,作为退伍大学生和预备党员,经过部队的洗礼,他们一行人也是身经百战,虽已脱下军装,但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本色,在组织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默默践行着“为师生服务”的宗旨。

据悉,应急小分队目前共有116名成员,主要由退伍在校大学生组成。这些优秀的退伍大学生,将时刻准备着,根据学校疫情防控需求随时上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们虽已脱下军装,但仍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品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在这场严峻的疫情防控斗争中挺身而出,依然保持着良好的战斗作风,诠释着无私奉献的军人本色。

党旗飘飘,传承红色基因“有作为”

在这支以退伍大学生为主体的防控队伍中,负责中26栋宿舍楼的值班分队最为特别。他们当中来自管理学院的9位同学中,有6位是班干部,其中4位是班长,全凭着“服务大众,应急有我”的初衷加入到了应急小分队中。听到召集的号令,他们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表现出了强烈的大局意识和服从观念。

来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92班的王富全在队伍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不仅在班级担任班长一职,也是一名预备党员。从接到任务开始,他就展现出了极强的奉献意识和协调能力。由于任务需要,他主动请缨到最苦最累的夜班岗位报到,通宵在楼栋值班,全天候关注留守观察同学的生活需要。给留守观察的同学打一壶热水、送一餐热菜、收一份信息,在他看来这都不是小事。一天忙活下来,休息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短暂休息过后,他又迅速地投入到紧锣密鼓的工作中去,他在工作中的努力表现更是感染了其他成员,带动了所有成员。

来自河南洛阳的他,在今年暑期家乡遭受洪涝之时,便冲在一线投身志愿服务,展现了一名大学生党员的责任与担当。面对此次紧急的任务,他作为班长,更是带领着其他三名一同参加任务的班长妥善处理班级事宜,做到了防控任务与班级工作两不耽误,齐头并进。

9月17日凌晨3点,配合医务人员完成对楼栋内所有人员的核酸采集后,王富全疲惫地脱下满是汗水的防护服,口罩和防护面罩早已被汗水浸湿。他在朋友圈留下这样的心得:“是党员,就该在一线。比我们更辛苦的还有披星戴月的医务工作者,不辞劳苦的警务工作者,我们这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次疫情,我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

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疫情挡不住春天的来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莆田学院师生党员坚守岗位、勇于担当、积极奉献、志愿服务,以逆行的姿态、朴实的语言、坚定的行动,为校园疫情防控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以出色的工作成绩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让“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军人本色和热血青春在战“疫”一线中闪闪发光。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保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