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校园治安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发布时间:2018-12-03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为及时、妥善处置校园治安及交通突发事件,建立反应迅速、处置有方的应急处置机制,保障师生生命与财产安全,保障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处置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突发事件包括:校园及周边发生的涉及本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抢劫行凶、打架斗殴、冲击校园、严重交通事故及其他人身意外伤害事件。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一)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校领导担任;成员由各单位部门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预案的制定、现场的组织指挥、物资器材配置以及事故的调查处理。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保卫处处长担任,副主任由分管副处长担任,成员由保卫处全体成员及各单位安全员组成。主要负责现场应急的组织、制止、救助、协调、调查等工作。

(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4个职能组。

1.现场指挥组。事件发生后,现场指挥组立即启动预案。在地方公安、交警人员到达现场前,现场维稳、施救等工作由在场的领导小组成员中职务最高者指挥;地方公安交警人员到达后,由其执法部门指挥,参加人员协助其工作。

2.现场维稳及警戒组。由保卫处负责,现场维稳及警戒由保卫处人员、保安队员组成,在现场指挥组的领导下,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采取适当处置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物证、痕迹等工作。

3.医疗救护组。由校医务所或市医院120负责,主要负责该事件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

4.事件处理组。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保卫处负责配合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相关调查,及时向分管校领导报告调查情况。宣传部门负责关注网络舆情,严格信息发布,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相关部门负责做好有关人员及家属的善后工作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处置情况;学校办公室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上报事故信息;

三、应急事件具体处置措施

(一)治安突发事件处置措施

1.校园及周边发生的涉及本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抢劫行凶、打架斗殴、冲击校园等非法侵害或其他意外伤害事件时,发现者应尽力予以制止,无力制止、制服的应及时报告学校保卫处;事态严重的,应同时拨打110报警,有人员伤害的拨打120急救电话,对受伤者进行救治。

2.学校保卫部门接报后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配各种力量,在公安民警到达之前,尽力制止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和延续,尽可能将不法分子制服,全力保护师生安全不受侵害,学校财产不受损失。

3.事态严重、情况特别危重时,立即组织师生快速有序疏散,撤离现场。

4.必要时及时通知勤人员守住各路口,门卫关闭校门,防止不法分子逃逸。

5.注意保护现场,密切配合公安民警调查取证。

(二)交通突发事件处置措施

1.校园及周边发生涉及师生的交通突发事故,学校保卫处接报后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根据情况及时拨打120求助,同时向公安交警部门报告。

2.及时通知受伤师生所在二级单位领导到场,事态危急时第一时间上报学校有关领导。

3.保护好事故现场,有效控制肇事人,寻找证人。

4.配合公安交警部门现场调查了解并负责向学校领导汇报。

5.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后续调查取证,查明事故原因,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为保证在事件发生时预案顺利实施,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提供必要的技术、设备和物资的保障。

(一)保卫处全体人员应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反恐防暴工具和器材,并加强队伍技能培训和演练,做细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二)后勤处应充分配备紧急抢救必须的药品、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

(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应保证手机通信的畅通。

五、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

(一)宣传教育

各单位要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应急知识教育。认真开展以提高师生自护、自救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使师生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和报警方法,增强师生的防范意识、交通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管理与培训

学校要加强应急反应机制日常管理,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对应急处置安全员队伍培训,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对突发安全事故的指挥能力、组织能力和实战能力。

(三)演练

学校要定期组织广大师生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应急演练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通过应急演习,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制,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程序,评价应急准备状态,检验预案的可行性,修订、更新应急预案。

六、本预案由校保卫处制定,并负责解释和实施。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保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