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有我 | 严把关,细核查,守好校园第一道防线

发布时间:2020-03-13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测体温、查证件、登记表

挨家挨户分发出入证

拒绝无证人员进入

深夜也巡逻至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莆院安保人员正坚守在校园的第一道防线

疫情仍未结束,学校仍未开学

但莆院的安保人员们

却是一如既往的严谨负责

毫无一丝松懈倦怠之意

“在特殊时期必须严查”

夜晚11点,莆院安保人员朱俊民和辛国山在学校门口拦截到了一位手拉行李箱,并不像临时出校返回的“来访者”。没有教工卡,没有出入证,他们绝不让他进入。

 

在疫情期间,门卫的检查工作看似轻松,但却得忍受被检查者的冷眼与抱怨,不配合、说闲话都是常有的。“有时候让他们拿证明给我们看,他们不拿,像前几次晚上有一个人到现在为止证明也没办,我们就把他堵在门口不让进了,然后向学校反馈。”在疫情期间必须严查,尽管面对学校住户的不理解,但朱俊民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以好的状态继续为学校服务。

“大门是学校安全的保障”

相同的岗位,有人从深夜到黎明,也有人从黎明到日中。方建村是疫情期间中区门卫的早班人员,他的值班时间段为早晨6点到下午2点,因为家离学校约两公里远,方建村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简单的洗漱、早饭后,便骑着电动车去学校值班。

 

方建村说:“在疫情期间,中区门卫早班人员由之前的4人,增加到现在的6人。学校中区只保留一个大门,所以大门是第一道防线,是第一个关卡,我们一定得守好这一关卡。’’

 

和朱俊民一样,方建村也是一位老保安,从2009年起便在学校工作,此外,他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党员。在与方建村交谈的中,他始终都离不开一句:“因为大门关系着学校的安全,来往人员、车辆都是要经过大门,所以我们始终要严格的排查。”

方建村介绍,疫情期间,外来人员与学生都不能进入,即使是本地的学生想回学校拿东西都不让进去,只有等到学校通知开学了才能进去。

 

    “从1月26日接到通知到现在,尽管工作很辛苦,但我们值班的保安,除了一个家庭有特殊情况,其余人员都在岗在位,我们也很注意做好自己的防护,每天测量体温,报给负责人。”方建村谈及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时说道。

“对于安全不敢放松警惕”

担任巡逻工作的杨凤山,在特殊时期的巡逻任务与从前大有不同,他必须检查校内人员有没有戴口罩,学校活动场所会不会有人来跑步、打篮球、集会等,还会检查哪个地方有安全漏洞,如发现哪里有偷跑进学校的校外人员便及时请他离开。

 

“为了老师和学生们的安全,我们学校做得很好,保卫处也做的很好,要求得很细,我们巡逻期间都戴口罩,上门抽查敲门时都戴一次性手套。”杨凤山说道。

在刚通知需要凭通行证出入校园时,杨凤山和其他几位保安挨家挨户去分发出入证,亲自送给他们,学校的高层楼和低层楼他们都爬了,几个人敲门入户好几天才分发完成,连续几天行走超过8个小时,腿酸是难免的事。

 

在他保安生涯的最后一个年头,杨凤山每天的微信步数高居榜首,同时他也是保安里面鞋子穿破最多的,他的脚印在校园的土地上一遍又一遍覆盖,巡逻时不肯放过一点漏洞。对于学校采取的措施,杨凤山表示:“加强防护这样很好,为了我们国家,也是为了我们学校,安全第一,我们一定听从指挥。”

“防疫期间安保人员是关键”

自1月25日福建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莆田学院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管控人员出入,守好各校区校门这第一道防线,学校关闭各校区边门,每个校区仅保留一个出入口,并且加强校内运动场所的巡逻,避免人员聚集。

 

目前,莆田学院安排在各个校区的安保人员总共40人,作为学校防疫工作的一线保障人员,学校保卫处严格排查并跟踪安保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建立保安健康信息档案,包括其家属和居住地的疫情状况,确定安保人员无咳嗽、发热等不适状况方可上岗,学校为安保人员提供了口罩、酒精、一次性手套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安保人员根据工作内容,分为门卫、校内巡逻和校内110监控中心等岗位。每位安保人员每天工作8小时,校门作为校园的第一道防线,门卫24小时不间断严把关,细核查,守好战“疫”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勤劳与奉献是他们的美德

在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岗位上

无论情况如何

他们用汗水诉说

他们是莆院的最帅守卫者

(转自莆田学院网站首页)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保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