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6月26日,“人民墙绘”社会实践小组已经基本完成了墙绘的整体线稿绘制与布局。本次绘墙任务目标是总共4面墙,由文化与传播学院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学子共同绘制,交由文化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兰宇和土木工程学院团委书记黄屹审核。该稿图一经绘出便得到了华堤村村委主任的好评,引来许多附近村民的围观。
华堤村是革命老区村,现留存跃进桥、团结桥等革命历史建筑。如今,华堤村成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一直注重墙面的文化建设,先后绘制多幅墙绘图,以法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为主题装点墙面。村长谢金华指着其中一幅图,自豪地说:“上面画的是古代的圆形方孔钱是我的一种创新,好看又有着极深刻的历史韵味。”
日前,“人民墙绘”实践队的墙绘小分队接受了采访,畅谈其背后的创作思路。
来自中文20级的吴宗彬同学,参与了前期设计图的修改与定稿,他基于现实基础,表现自己的想法,流露着生动如跃的灵感,并将之结合当地文化展现在墙上。
于是,华堤的墙面成了一张偌大的画纸、“振兴号”动车穿过墙面遥相呼应、荷花池的荷叶上突然“长”了一只有别于经典卡通画法的青蛙……越来越多趣味创意手绘在候家莉及成员们的画笔下融入了华堤的墙面。
为了这幅绿水青山图,吴宗彬还原创了一首诗,“美满华堤好,溪清气如朝。亭廊林剪树,燕雀唱春郊”。他说,这是我的突然来的灵感,看了很多当地的风景,以华堤村为背景,结合了近期古代汉语所学的格律诗,心血来潮地将眼前的意象凝聚成一首作品,希望给画面增添一些诗意。
此外,吴宗彬还设计了《梅妃的故事》系列图,灵感来源于梅妃(江采萍)的典故。负责墙绘、文创、海报的唐松梅同学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她表示,参考梅妃的生平,选取有几个代表性的时间,根据她这时期的状态更好地绘制人物形象。
负责绘木偶设计稿的是规划211的陈慧灵同学,只见她轻轻几笔便在绘制出了活灵活现的木偶。据了解,木偶也是华堤村当地农民喜欢的一种戏曲,村里也搭建了许多的戏台,每当节庆都会有戏剧表演。
十余米的长墙上画着天安门、乡村村屋、同心桥等华堤代表性建筑,房子上突兀的小窗口、渐变的树冠也被同学们用心画入了墙绘中,画面简单却栩栩如生。队长林雅莉回忆起创作的艰辛历程,说道,“确定色调是一个难题吧,根据参考图的色系调出需要的不同颜色,每次调色与上色花费的时间较长,人手分配也存在着问题。”
现在,华堤村里的墙绘创作已基本完工,“人民墙绘”小组看着绘制好的围墙纷纷合影留念。这些涵盖了乡村振兴、农耕文化、乡村产业、生态文明、村风面貌等内容的墙绘作品构成了华堤村最美的一道风景线。一笔一画间,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画卷跃然墙上,装点了农家人的梦,正如墙上的红色标语“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农村建设为农民而建”。
(文化与传播学院 李昱欣 吴宗彬)

图为26日完成的基本效果全景图 王志强摄

图为烈日下小组成员撑伞继续作画 王志强摄

图为土木工程学院的同学正在上色 王志强摄

图为吴宗彬同学正在墙上绘画 黄秋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