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青史渊源,文明瀚海,诗赋故事,文江西苑。”7月9日至14日,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书卷入乡土,筑梦西苑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冒酷暑深入仙游县西苑乡开展文献编写征集工作,同时还进行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乡村振兴的调研,了解西苑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西苑乡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生动展现西苑文化的独特魅力,西苑乡人民政府日前向社会各界人士公开征集西苑民间传说、地名趣闻、旅游景点故事等,以挖掘、整理、筛选、编写好《西苑传奇》。

图为实践队成员听村民讲故事 李婧涵摄
六天来,实践队员在西苑乡宣传干事叶花萍和各村村委干部的带领下,深入走访了凤山村、凤山新村、凤顶村、柳园村、前溪村5个村庄;参观了“绿色金库”仙水洋、千年古刹九座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无尘塔以及多个革命老区基地;询问了关于仙水洋、天地会、妈祖斗法、智广法师生平等的动人传说。

图为实践队员向村民请教 吴文沁摄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历时6天,11名实践队成员先后来到5个村庄实地考察,搜集到的郑纪和智广祖师的生平事迹、蛇精与仙水洋、龙凤岩三位仙姑的故事,石贼、柳园名字的来源、凤岐堂主人分梨等素材。文献编写小组成员已编写出郑纪与哑女、郑纪传奇、仙水洋红岩、龙凤岩三仙姑、石贼传说、郭氏拔柳、郭尊道分梨、管家有方等二十个故事的梗概。拍摄组成员根据需要,为文献编写拍摄了大量图片、录制相关视频。同时,实践队还进行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乡村振兴的调研,了解西苑乡乡村发展的变化。

图为实践队员听村民讲解 李婧涵摄
“参加这次三下乡活动,我觉得非常有意义,这不仅增加了我的见识,还提高了我的文学修养。但因为调研时间有限以及采访遗漏等问题,还有许多零散的素材我们未能全部收集,在离开西苑后,我们还会继续进行整理和编写,希望文献编完之后,能为为西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践队员郑少娟如是说。
实践带队老师、文化与传播学院辅导员方政伟表示:“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是文献征集编写,更是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乡村振兴的主题,通过几个村镇走访调研和宣传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到西苑的故事传说和乡村发展新面貌。过程中不仅使同学们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础,体会民间故事文化独有的魅力,把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传播出去,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同学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村民合照 翁伟摄
文化与传播学院记者团 黄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