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何玲玲)2024年11月18日至20日,“2024两岸高校数字出版专业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闽台文化与传播研讨会”在闽南师范大学举行。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帅志强受邀在“新媒体与青年文化分论坛做主持工作,张丽娟老师以及23级和24级2位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在论坛做论文汇报交流。

张丽娟老师在学者分论坛汇报交流了题为《论地方戏曲剧目交流互鉴中的在地转化及审美内涵》的研究论文,通过将莆仙戏和闽剧这类福建代表剧种的典型剧目作对比,分析不同地缘、声腔、剧种渊源等历史条件,获知剧种间交流的多维性,总结出剧种间的剧目既在互鉴中实现消解,也在共源中自主转化,对此的解析揭示出地方剧种吸收外来剧目后的在地转化,及所蕴含的剧种特色、观众需求等审美内涵,对深入探析地方戏曲发展交流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3级硕士研究生李涵玙在闽台文化与传播分论坛汇报交流《基于符号三分法的“临水夫人”图像研究》的研究论文。利用符号三分法对图像演变进行深入探析,揭示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通过对临水夫人图像演变的分析、元素解读和文化意蕴解读的过程中,一方面深化对“临水夫人”图像的理解,同时也探究临水夫人作为图像符号在民俗文化传播和交流认同建构的意义,另一方面也为民俗文化的图像研究提供可行性的方法和角度。

2023级硕士研究生何玲玲也在闽台文化与传播分论坛汇报交流题为《智媒时代闽台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播路径探析》的研究论文。研究论文以智媒时代为背景,分析妈祖文化通过先进技术,实现了数字化的具象表达与传播创新。探讨了妈祖祖庙虚拟仿真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区块链技术在妈祖文化确权与保护中的作用,以及沉浸式数字灯光影秀对妈祖文化体验的革新。通过案例,展示了妈祖文化在数字时代的创新传播路径。论文旨在推动妈祖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升其在闽台的影响力,进而推动妈祖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该研讨会组织对参会研究生的论文进行评选,采取按主题分组、按比例设奖、双向匿名评审的方式进行评审,承办方邀请数字出版、闽南文化、文化传播、影视艺术、广告营销等领域的6位专家进行独立评分,最终成绩为本组专家评分的平均分。值得一提的是,李涵玙同学的论文被评选为优秀论文一等奖,何玲玲同学的论文被评选为优秀论文二等奖。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据新闻专委会和闽南师范大学主办,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传播研究中心以及福建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两岸关系理论漳州研究基地共同承办,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提供学术支持。论坛以“数字出版教育创新与闽台文化融合发展”为主题,两岸专家学者业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两岸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研究”“数字出版技术创新与应用”“两岸中华文化传承研究”“两岸影视文化传播研究”等论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两岸数字出版融合发展、构建传媒新质生产力出谋划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