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

首页 >> 新闻通知 >> 院内新闻

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教育护航,美好“同行”

时间:2022-07-2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等青少年群体的关心与关爱,营造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7月20日,由共青团莆田学院委员会,共青团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委员会志愿团队组成的莆田学院“小红团”新时代文明实践团于西天尾镇综合文化站协助开展为期三天的“‘环’绕你我,‘保’护家园”夏令营活动,围绕“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等内容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教育实践课,让低碳、环保习惯深入童心。



(图为志愿服务现场)

第一天参加夏令营,小朋友们面对陌生的小伙伴难免感到生疏和不自在。因此,开营仪式结束后,志愿者给小朋友分别组队,让其在设计各自队名、口号中熟络起来,搭建友谊的桥梁。待“破冰”后,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对塑料瓶、废弃物品等老物件进行改造,并通过PPT讲解等为他们耐心介绍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配合社工进行问答互动,使其在了解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结束当日的室内活动后,小朋友们纷纷化身城市绿化小先锋,戴上手套和帽子,拿起垃圾袋和垃圾夹,对文化站的周边环境进行清洁工作,争当环境保护小卫士。



(图为小朋友们捡拾垃圾)

而第二天的夏令营活动则从影片《流浪地球》的观看开始,它讲述了在太阳即将毁灭,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的背景下,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不仅为小朋友们带去了良好的感官体验,也让他们认识到生态文明理念下“低碳生活”的大势所趋。紧接着,在为孩子们提供短暂的英语课业辅导后,志愿者带领他们一同彩绘“环保扇”并分发给文化站周边群众,化身小小宣传员,做“低碳生活”的响应者与号召者。



(图为环保扇彩绘)

7月22日,夏令营活动进入尾声。志愿者协助社工对小朋友们进行垃圾分类知识介绍,并为他们分发材料包制作盆栽和生态瓶,感受手中的“大自然”。完成趣味手工制作后,志愿者为小朋友们分发信纸和彩笔,引导他们写一封关于未来世界的信或画,记录下他们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同时,当天下午的环保主题辩论赛和相关小游戏也举办得如火如荼,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也使得他们能够更深刻地看待环保问题。最后的闭营仪式,志愿者同小朋友们进行了合影留念。


(图为小朋友们制作手工)

志愿者陈璐在此次志愿活动结束后感慨地说道:“虽然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很短暂,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美好记忆。”通过此次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莆田学院“小红团”新时代文明实践团加深了对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的概念认识,也在社会课堂中帮助有需要的留守儿童度过充实而又快乐的暑假,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外国语学院新闻部 陈晓敏)

审核人:陈成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