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积极响应党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磨练意志、增长品质。由共青团莆田学院委员会,共青团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委员会志愿团队组成的莆田学院“小红团”新时代文明实践团开展“特色课堂”支教活动,利用专业特长传播文化知识,从乡村到课堂让青年意识到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
6月28日,莆田学院“小红团”新时代文明实践团联合华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园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以“探寻侨乡赤子迹,青春献礼二十大”为主题三下乡实践活动。在园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黄飞彪的带领下,志愿者队成功抵达活动现场。“园头村是莆田市的“著名侨乡”和“文化乡”,在科技界、文学界、军政界和宗教界等领域名人辈出,文化古迹众多。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村一直以教育工作为重要抓手,推动新班子更好展现新面貌、干出新业绩,深入探索乡村振兴“华亭样板”有效路径。今迎莆田学院“小红团”新时代文明实践团队赴我村开展特色支教活动,为搭建我村支教木垒开辟新道路。”园头党支部书记的演讲为此次特色支教活动拉开了序幕。
很快,“小红团”团队带领小朋友们开展以“知识引领成长,童心放飞梦想”为主题的七彩课堂。志愿者们从容地为孩子们教授基础外国语言知识。“Good,well”商英专业的王雅琳竖起大拇指用手势比划单词的意思,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肢体和语言的相互协调理解单词的意思。为加深孩子们的记忆,在教学完一些简单单词后,志愿者们根据所学内容和孩子们一起组织趣味游戏,如“单词蹲”“千里传音”让孩子们感受特色教学课堂。课堂结束后,学生负责人孙珂佳和志愿者们将提前准备的贺卡礼物赠送给小朋友们,贺卡上寄语的是她们的谆谆教诲:不要拿以前的成绩定义自己,而是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努力找到更好的自己。同时深入咨询当地的教师,了解学生相关情况,走访学生家庭,搭建学生心连心的桥梁。
在对材料进行汇总时,带队老师外国语学院团委副书记陈成焰表示“看到这些孩子仿佛看到祖国的希望,她们在课堂的笑声一直是鼓励我们不断实践的动力。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从多维度、多角度融合联动,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感受学习氛围才是激发孩子学习的重要途径。能在国家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投身教育扶贫工作,更是无比幸运的事。”在志愿实践的道路上她们从未停止步伐,享受每一次活动带来的乐趣。“小红团”团队认真总结每一次的支教经历,为以后的跋涉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次莆田学院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现身支教,聚焦华亭镇革命历史变化,从课堂走向实践,搭建支教坚实木垒,照亮青春底色。
通讯员 黄鑫 潘惠丹
审核人:陈成焰


“小红团”实践队支教活动合影



“小红团”实践队成员现身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