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同心结”社会实践队顺利抵达少数民族村—萩芦镇南下村。实践队一行受到了萩芦镇南下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村委会主任游文耀的热情招待,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在游书记的介绍下,队员们初步了解到南下村依山傍水,重山环绕,世代山水相依,同时这里也蕴藏着一口好汤,地下热水丰富,温泉资源优势明显。借助这一优势,南坛温泉孕育而生。南坛温泉又称桃源温泉古池,名闻莆阳为时已久,距今有1100多年的历史,五代时期军阀留从效在南坛设静边郡,因其优美,称其桃源,并挖筑一汤池,使用至今。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领略南下村的文化风情,更进一步带动南下村村民的就业发展。


(图为游书记带领同学们参观南坛温泉)
为提升南下村村民对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的认知,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同时预防网络诈骗,在游书记的带领下,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了村民的家中。队员们以聊天的形式为村民们讲解教育资助政策,并简单通俗地为村民们讲解识别诈骗、应对诈骗的措施,引导村民下载注册反诈App,从而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识,避免更多家庭受到财产损害。村民们笑脸相迎,热情回应,并对社会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感谢。



(图为同学们为村民宣传教育资助与反诈骗知识)
骄阳似火,却也抵挡不住队员们对这片乡土的热情。拜访结束后,同学们热情高涨,转身投入实地调研,向目的地果园迈进。同学们克服炎热的天气条件,深入果园进行劳动,在当地农民的指导下,学习如何除草、修剪果树、为水果套袋等劳动知识与技能。丘抒昀同学说:“这次劳动实践让我们学到了许多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掌握了一些劳动技巧,不仅锻炼了自己,也深入体会到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与不易。”蔡宝茹同学也表示,劳动实践有苦又有甜,苦在夏日炎炎却要顶着酷暑去果园劳作,甜在可以领略山野乡居的别样风光。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辛苦与不易,这才是劳动实践的意义。


(图为同学们在果园劳作)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优势,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提升社会化技能,在社会大课堂中不断磨炼、不断成长、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添砖加瓦。
外国语学院新闻部 陈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