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赴宁德开展追寻初心社会实践活动
2018年7月16日,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队走进宁德赤溪村,回顾习近平在宁德留下的足迹,感受他那深沉的“宁德情节”,一起追寻他那颗永恒不变的初心。
一把锄头扛在肩上,脚踏泥泞的田间小路,意气风发,不辞辛劳,进村入户……这是央视推出的系列微视频《初心》之宁德篇里出现的一个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的画面,同时这也是广大宁德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最深刻的印象。宁德,是习近平总书记“魂牵梦绕”的地方,从写下《摆脱贫困》再到视频连线赤溪村,无论是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还是在中央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始终日夜牵挂着广大宁德人民。

(图为 实践队员与赤溪“中国扶贫第一村”合影)
活动伊始,实践队参观了赤溪村展厅,展厅以“赤溪畲族村扶贫30年”为主题,讲解员从政策扶贫、产业扶贫、党建扶贫、社会扶贫和思想扶贫等角度,将赤溪村社会生活的巨大转变娓娓道来。

(图为 实践队员参观赤溪村展厅)
图文并茂的展板、纪实的影像清晰记录着赤溪村30年来的改变。一张张图表,诉说着贫困人口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口向中心村聚集,旅游相关产业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赤溪村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
随后,实践队走访了杜家堡,参观了古民居,并且来到了赤溪村村党支部的办公点。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自豪地告诉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全国人民的密切关注下,赤溪村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30年来赤溪村以愚公移山、滴水穿石的精神致力脱贫攻坚,并乘着19大的新时代列车,奔向了小康。”

(图为 实践队员于赤溪村村党支部的办公点外合影)
最后,实践队到达了白茶文化体验馆,听杜小姐介绍了白茶文化,并且下田亲自感受了茶叶采摘。实践队队员了解了赤溪村村民如何因地制宜“生态产业融合发展促增收”,做大做强优势生态产业。

(图为 杜小姐为实践队介绍白茶文化)
“当我来到“中国扶贫第一村”福建宁德市赤溪村,发现处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30年前的赤溪村是众人皆知的穷苦之地。我们看到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的脱贫力度、决心和信心。而我觉得赤溪村的可喜变化给我的启发就是,只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能方得始终。”实践队员吴晓琪如是说。
外国语学院许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