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部):
根据省总工会意见,全省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计划于今年11月举行。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为第五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选拔参赛人选,决定举办2019年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参赛教师年龄须在40周岁以下(1979年8月31日以后出生),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在岗教师。
二、竞赛学科: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分人文社会科学(含思想政治教育课)、自然科学(含自然科学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应用学科)两个组别。
三、竞赛组织:
1.初赛:由各二级学院(部)于在4月20日前完成本单位竞赛与选拔。竞赛规则按照《莆田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复赛实施方案》(见附件1)及评分标准(见附件2-1至2-5)执行。没有组织初赛而直接报名推荐的,将视为无效,不予参加复赛。请各单位于4月20日前推荐1-2名教师参加学校的复赛,参加复赛的教师需要按照见附件1的要求报送相应的材料。
2.复赛:学校将于5月11、12日组织复赛。竞赛规则按照见附件1及评分标准(见附件2-1至2-5)执行。
3.复赛奖项设置: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学校将择优推荐参加2020年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附件:1.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复赛实施方案
莆田学院工会委员会 莆田学院教务处
2019年3月25日
附件1:
莆田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复赛实施方案
一、竞赛学科
竞赛学科分设三个组别:第一组为人文社会科学(含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第二组为自然科学(含自然科学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应用学科)(含工学,医学、理学)。参赛教师根据课程性质,自主选择参加各个组别的比赛。
二、竞赛内容要求
竞赛以“上好一门课”为竞赛理念,本次竞赛由教学设计(教案)、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两者权重分别为15%、80%、5%。
(一)比赛主题要求
参加比赛课程应是列入本科教学计划的正式课程(至少2学分),具有明确的教学对象。所选取的参加比赛的主题(或章节)应是课程的正式授课内容,与课程其它章节内容应有内在的联系和前后承接关系。
(二)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目标明确,教案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步骤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重点与难点清楚,解决方法有针对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求科学性和探索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三)教学演示要求
要求用普通话讲授。讲课内容注重启发式,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讲求逻辑性;教学内容讲求科学性和探索性,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使用板书或电子课件授课均可,使用电子课件授课的,需有适当板书。板书或课件布局合理、字体工整、清晰、美观。教学用语清晰生动、有表现力;教态自然大方,着装庄重得体。
(四)教学反思要求
参赛选手结束课堂教学环节后,结合本节段课堂教学实际,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方面着手,在给定的1小时内完成有关本次竞赛的教学反思书面材料(600字以上)。要求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做到有感而发。现场提交手写稿或打印稿。不允许携带书面或电子等任何形式的资料。
三、竞赛流程
(一)参赛教师须准备同一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10个完整教学设计(教案)和与之相对应10个课堂教学节段(20分钟的课堂教学演示)的PPT,提交教务处质量科。
(二)所有参赛教师于5月8日上午9点到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抽签确定参赛顺序。
(三)比赛时间为星期六(人文社会科学组)、星期日(自然科学组)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比赛地点设在综合实训楼,课堂教学竞赛设在综合实训楼512微格教室,等待区设在综合实训楼510微格教室,教学反思撰写设在综合实训楼514机房。
(三)比赛当天现场由评委随机抽签确定参赛教师的具体参赛教学节段。
(四)课堂教学竞赛结束后,选手进入指定计算机室,在1小时内完成教学反思(打印或手写均可)。
(五)评委根据参赛教师的教案、教学演示现场评分和教学反思评分。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2-1、2-2、2-3。
四、校级复赛选手提交材料要求
(一)纸质版材料于4月30日前提交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联系人:何丽贞,电话:2639258),10个课堂教学片段对应10份纸质版材料,每份所含材料如下:
1、参赛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纸质版一式8份,电子版一份(具体见附件2-4)。
2、参赛课程10个完整的教学设计纸质版各一式8份(具体见附件2-5)。
(二)电子版材料请于4月30日前发到邮箱:40118438@qq,com(联系人:何丽贞,电话:2639258)。需要提交的电子版材料请压缩成一个文件包,命名为“学院名称-参赛教师姓名-教学竞赛材料”。文件包中各项电子版文件命名格式如下:
1、教学大纲文件名:课程名称-教学大纲.doc。
2、3个教学设计文件名各命名为:1-教学设计-参赛主题名称.doc、2-教学设计-参赛主题名称.doc、3-教学设计-参赛主题名称.doc。
3、3个教学PPT文件名各命名为:1-PPT-参赛主题名称.doc、2-PPT-参赛主题名称.doc、3-PPT-参赛主题名称.doc。
五、注意事项
(一)竞赛不安排师生听课。
(二)参赛教师根据参赛演示内容需要,可携带教学模型、挂图、激光笔等。
(三)为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参赛教师得分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以平均分计算。评审专家实行实名制。参赛教师在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环节以及报名时提交给评委的所有文字材料及教学演示PPT中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姓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