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刀有干将之志,萤烛希日月之光”,这是长久激励着我的力量源泉。我是一名来自莆田学院2021届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家住四季如春、海风常拂面的厦门岛。自小我便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既无出色外表,也非惊世之才。但不甘于平凡的我却怀揣着满腔的热血,渴求着一个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
我的梦想结缘于一则新闻。2021年2月份的一个夜晚,我麻木地躺在床上滑动手指浏览千篇一律的短视频,这时手机屏幕中突然弹出了一则关于中印冲突新闻。本不关注此类弹窗的我,不知怎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点进了新闻,新闻中视频所呈现的影像如同一只巨手紧紧攥住了我的心——蜂群般黑压压的印军密不透风地包围着我军战士,而我军战士毫不胆怯,仍旧如小白杨般挺拔伫立在中印边界。以祁发宝团长为首的我军战士以寡敌众,不畏强暴,坚守我国的边界线,坚决不退让一步!我的脑中蓦地回荡着戍边将士们的铮铮誓言“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一字一句坚定的话语激起了我内心的一腔热血,参军的念头便就此萌发。但身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许多不定的因素使我踌躇不前。我的视力不达标,如何通过参军的体检?我若是从军了,我的亲朋好友该怎么办,我又是否能熬过军中艰苦的训练?毕业季将要到来,我又该何去何从,我的未来又将如何?种种的现实问题萦绕在我的心中,如重重枷锁,我意识到似乎仅凭一腔热血是不足以让我实现梦想的。本以为我的参军之梦可能就此夭折,但事情却迎来了转机。就在中印冲突发生不久后,我又陆陆续续地了刷到了有关戍边战士的新闻。我的心再次被扰乱,正值手边放着一本泰戈尔诗集,随手一翻,只见那上面赫然写道“你应该不顾一切纵身跳进那陌生的、不可知的命运,然后,以大无畏的英勇把它完全征服,不管有多少困难在向你挑衅”。迷茫的我如醍醐灌顶,转身便向父母言明自己的参军梦。我本以为我会耗费好一通口舌来说服父母,但是没有,他们反而大力支持我的决定还送我去做激光手术,仔细叮嘱、为我出谋划策。眼前的迷障就此散开,我将踏上参军之途!纵使前路阻碍重重,我亦不会轻言放弃!
2021年9月,我顺利通过了征兵的所有报名流程,成为了一名准新兵。我的梦想即将扬帆起航,但喜上眉梢的我并未意识到我将要面临的重重磨难。刚入伍时正值疫情形势严峻,在短短四个月内我竟换了五个集体!这对于已适应学校固定集体生活的我而言,十分难以融入与适应。这只是磨难的开头。我在连队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是一提便令连队班长退避三舍的“重点头疼人物”——在学走队列时,因我肢体的不协调而打乱队列的队形;在学叠被子时,因我手笨不灵活而叠出乱七八糟的干瘪豆腐块;在学基础科目时,因我身体笨重而达不到合格的标准......我就此成为了连队班长黑名单上的“常驻嘉宾”。那时,我时常因为自己差劲的表现和对亲朋好友深切的思念而落泪,质疑自己所做出的抉择,甚至一度想要放弃。连队的班长看出了我崩溃的情绪,拉着我娓娓道来她初入部队至今的经历。班长率真坦诚的话语如同春风一般拂尽了我内心的委屈。我也就此铭记下她所奉行的待物原则——随机应变,随遇而安,则能应难。诚然,追逐梦想的路上常布满荆棘,但只要我毫不畏惧,踏实走好每一步,那荆棘总会成为行进路上的垫脚石。自那之后,我立下了超越自己的坚定信念,我想在强风来临之际,唯有逆风飞翔才能前进!为此,在进行体能训练时,我不顾经历无数次抽筋的腿,只为了取得满意的三公里跑成绩;不顾膝盖上起起退退的瘀青,只为在草地上爬行得更快;不顾手上层层叠叠的厚茧,只为训练出更好的军人素质。不论是无数次抽筋的腿、充满瘀青的膝盖,还是手上满满的厚茧、身上不尽的伤疤,都见证着我如何超越自己,一步步从一个畏惧困难的娇气女孩蜕变成一名铿锵的女战士。
青年生于太平盛世,则思于天下忧患。在成为一名新时代的革命军人的漫漫路上,丰富的经历促使我的思想有了质的飞跃。印象最深的便是一次练习战斗准备的活动,我手脚不麻利,收拾装备过慢,又看到整个群体都在等我一个人,心理压力骤增。纵然努力加快速度,最终还是导致了那次活动的失败。事后战友们虽未责怪于我,但我心里十分愧疚——战友们本可以不必加练,却因我而承受着无妄之灾。经过那次的加练,我对军人这一职业有了更明确清晰定义——军人作为国家的界碑,要备有忧患意识,做好战争来临时“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思想准备。那以后,我便把那次的活动牢牢记在心中,以警示我自己。现在的我入伍已有半年之久,依旧在向前辈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国家的好战士,做到扎根军营,砥砺前行。入伍多时,不知何时起,我已从依赖手机、不知前途的颓废青年蜕变为训练有素、激情澎湃的新青年战士。回望过去,悔于自己过往虚度光阴、碌碌无为;展望未来,期于未来青年勇担重任、乘风破浪。我意识到我们生于盛世,我们的生活不再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我们的时代不再需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我们早已远离战争的硝烟、战火的纷飞,青年人脑海中战争的痕迹已褪色,所谈所忧皆非国事。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应让往事成烟,而应铭记历史,不忘过去,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钟长鸣。
最后想与大家共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奥斯托洛夫斯基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庸碌一生而羞耻,这样临死的时候他才能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经历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外国语学院 郑敏
审核人:黄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