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莆田学院委员会
团莆院委[2023]62号
莆田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及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独特标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莆田学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源泉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持续增强学生文化认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不断厚实校园文化底蕴,全面提升教育内涵和品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传承创新。注重古为今用、以古鉴今,遵循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原则,达到“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的教育效果。
2.兼顾知行统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历史人物、传统技艺的学习,注重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第二课堂”作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涵。
3.强化整体推进。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系统规划、综合实施、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加强各学段间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内容有机衔接、逐步推进,形成系统的教育方案。
4.统筹协作配合。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5.彰显地域特色。挖掘我市“文献名邦,海滨邹鲁,妈祖故乡”的丰富传统文化资源,推进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展示莆田灿烂辉煌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人文魅力。
三、主要内容:
(一)戏曲进校园
结合实际,遵循“一年普及、两年提高、三年开花、四年结果”的目标,挖掘本校教师艺术特长,将民间曲艺、地方民歌、戏曲文化引入音乐、美术课堂,普及戏曲文化元素,开设特色艺术课程,设立艺术社团,对学生进行传统戏曲教育。组织开展大师进校园活动,定期邀请艺术大师、名家走进校园,开展艺术表演与艺术教学活动。
(二)书法进校园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选修课中涉及书法内容讲述,适时进行书法教育。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校园艺术节等契机,采取学书法知识、临书法字体、写书法作品、展书法成品等形式开展书法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
(三)传统体育进校园
要利用艺体课、社团活动、学校运动会等活动积极推广中华传统艺体项目,包括妈祖操、太极拳、八段锦、射击等传统武术。要与学校艺体课程教学、学生课外活动和特长爱好相结合,形成多位一体的传统艺体项目推广体系,创编、开发选修课程,打造校园艺体文化特色,实现“一院一品”的品牌效应。要选择学生手中广、具有推广价值的传统艺体项目,组织相关联赛活动,逐步建立校级、院级联赛体系。
(四)非遗文化进校园
要通过校园网、公众号、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等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大力介绍非遗相关知识,宣传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建设特色非遗课程,包括妈祖文化、莆田木偶戏、莆田刺绣、莆田木雕、莆仙戏、梆鼓咚等传统技艺,培养非遗传承人,建立非遗学习课室及非遗展示厅,打造非遗特色校园。要利用各种优秀的社会资源,组织优秀非遗作品或者非遗表演进校园专场演出,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举办主题展览及互动活动。
(五)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
要以春节、元宵之喜庆,拗九之感恩,清明之缅怀,端午之追忆,七夕之忠贞,中秋之团圆,重阳之敬老这八个节日主题为重点,广泛开展新时代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等。组织开展好形势政策教育、送温暖献爱心、节日民俗、经典诵读、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志愿服务等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到“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传承并创新节日习俗。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课程教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等育人环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功能。加强部门配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力;要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协调、指导、检查和监督力度,给予活动支持保障。
2.扩充优秀资源。积极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聘请民间艺术名家、当代文化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兼任传统文化“志愿者”,指导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文化交流,建立教育资源库,促进院系、校内外教学案例、教学课件、第二课堂等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3.注重宣传引导。总结提炼特色典型经验,充分利用网站、宣传栏、文化长廊、校报校刊、“两微一端”等媒介广泛宣传。对先进典型进行重点培植,通过现场会议、发文推介、媒体推介等措施,推广本校典型的先进做法,宣传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
4.加强考评督查。建立完善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实践活动的评价办法,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共青团莆田学院委员会
2023年6月5日
共青团莆田学院委员会 2023年6月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