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学院名称 | 作品名称 | 是否为 个人作品 | 负责人 | 指导教师姓名 | 所有团队成员姓名 |
1 | 土木工程学院 | 数字化技术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构件和文化符号重构与应用研究——以莆田市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 否 | 蔡嘉慧 | 黄林生、 傅文杰 | 蔡嘉慧、蔡诗轩、陈诺 |
2 | 土木工程学院 | 砼心助农:全国文明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在地建设研究----以福建省莆田市官庄村为例 | 是 | 陈龙 | 朱金水、 黄屹、关雷 | 陈龙、徐学闯 |
3 | 土木工程学院 | 莆田市澳东澳柄村红色文化旅游综合体规划设计 | 是 | 曾萍萍 | 黄振霞、 关雷 | 曾萍萍、曾凌纯 |
4 | 土木工程学院 | 前望未来,系连“丁”厝:乡村振兴下乡愁名片打造的探索——基于前连村古建筑保护与传统文化传承的调研 | 否 | 陈泳 | 朱宏莉、 关雷、 林智敏 | 陈泳、唐琳、陈泓泰、王嘤曼、林康旭 |
5 | 土木工程学院 | 基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下的乡村发展研究 | 否 | 陈榜 | 游理枭 | 陈榜、曾雅蓉、曾萍萍、陈龙、陈书杰、田顺龙 |
6 | 土木工程学院 | 再生与再现:乡村振兴视域下历史文化名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基于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前连村的调查分析 | 否 | 黄巧琪 | 黄林生、 洪琛 | 黄巧琪、黄敏灵、赖一凡 、李颖、庞凯丰 |
7 | 土木工程学院 | 壶山兰水,美“荔”双福:乡村振兴下农村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基于莆田市双福村资源利用调研 | 否 | 王晓欧 | 朱宏莉、 关雷、 林智敏 | 王晓欧、姚俊杰、许渊明、张婷 |
8 | 土木工程学院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调研——以福建省莆田市朗桥村为例 | 否 | 王嘤曼 | 朱金水 | 王嘤曼、陈泓泰、王晓欧、蓝丽英 |
9 | 土木工程学院 | 儿童友好型空间的适儿化改造模式研究——基于莆田市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与思考 | 否 | 郭林聪 | 黄林生、 陈雅珊 | 郭林聪、何庆玲、侯芝怡、黄莹 |
10 | 外国语学院 |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赋能乡村振兴实践路径探析 | 否 | 林锦萍 | 黄鑫 | 林锦萍、陈丽敏、潘惠丹、程瑶、施芳芳 |
11 | 外国语学院 | 助农直播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验路径——基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的调查 | 否 | 华慧琳 | 陈国成、 林雨轩 | 华慧琳、郑雨超、郑敏、林佩琪、郭岩法 |
12 | 数学与金融学院 | 毒品预防教育:校地协同视域下禁毒模式应用的研究——以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为例 | 否 | 张伊静 | 郑仁炜、 李航 | 张伊静、林惜、王思羽、林建文、张钰捷、张敏、林庆玲、林可 |
13 | 数学与金融学院 | 新形势下信仰问题的研究 | 否 | 何逢芳 | 吴思聪 | 何逢芳、许锘臻 |
14 | 数学与金融学院 | TIANSONG食品 | 是 | 黄可欣 | 李航 | 黄可欣 |
15 | 数学与金融学院 | 智慧树儿童托管 | 是 | 黄蕊 | 李航 | 黄蕊 |
16 | 护理学院 | 一花独放--辅助独女独孕 | 否 | 陈诗棋 | 陈海英、 周红娟 | 陈诗棋、林嘉怡、谢凤熙、陈倩、潘嘉鑫、 黄思源、潘妍莹 |
17 | 工艺美术学院 | 艺想布到——布艺助力乡村振兴 | 否 | 蔡美棋 | 吴晨阳 | 蔡美棋、林辉、董萍、黄翔宇、郑晓华、林文豪、陈梦龙 |
18 | 工艺美术学院 | “星创e”——开拓艺术赋能新模式 | 否 | 陈文希 | 张翼 | 陈文希、郑亮、许舒婷、魏豪彬、邓若璠、叶浩然、施芳芳、林雅焱、郑雨超、施欣怡、林杰婧 |
19 | 管理学院 | 养老院建立与实施计划 | 否 | 石美鸿 | 傅霖敏、 郑琳琳 | 林梅晴、石美鸿、杨叶晴、朱艳琴 |
20 | 管理学院 | 健康是前提的“一”——关于福建地区健康产业的研究 | 否 | 黄煜哲 | 曾丽青 | 黄煜哲、黄培均、黄雨婷 |
21 | 管理学院 | 积极应对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障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可行性调查报告 | 否 | 蔡斌焱 | 林国建、 傅霖敏 | 蔡斌焱、叶楚楚 |
22 | 管理学院 | 孤独经济的新浪潮带来的影响 | 是 | 易雨杭 | 李旸、朱波 | 易雨杭 |
23 | 体育学院 | 万树网球俱乐部 | 否 | 李家兵 | 张智、 刘青健 | 李家兵、程强、刘用安、吴俊杰 |
24 | 新工科产业学院 | 乡村教育振兴中大学生支教队作用发挥优化对策的调研报告 | 否 | 卢烨 | 黄芦峰 | 卢烨、郑家乐、郑峰、张艳珊、林晓铭、谭建文、伍麟康、林颖、李钰峰、高琳雅 |
25 | 新工科产业学院 | “劳育新创,新青有为”劳动教育专项调研报告 | 否 | 郑峰 | 刘志煌 | 郑峰、寇艳娇、林承杉、郭雯博、卢烨、李涛、陈巧婷、张艳珊、顾嘉彬 |
26 | 新工科产业学院 | 非暴力沟通式教育筑牢乡村振兴根基——福州市罗源县庭洋坂村教育复兴新路向 | 否 | 陈彬艳 | 张瑶 | 陈彬艳、陈利东、邓成林、蔡佳佳 |
27 | 新工科产业学院 | 赓续木兰溪治理精神,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 | 否 | 朱韩彬 | 刘志煌、 王莹莹、 程启寅 | 朱韩彬、张学冶、林雪灵、席静盈、刘伟、郭雯博、林晶、刘益斌、李茂、罗汉清 |
28 | 新工科产业学院 | 铸牢民族团结之基,共建乡村振兴之路——关于罗源畲族村落十年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 否 | 柯媛媛 | 张瑶 | 柯媛媛,陈彬艳,姚雪尼,陈利东,姚诗诗,王泽禹 |
29 | 新工科产业学院 | 关于木兰溪生态治理报告----传承木兰溪治理精神 | 否 | 苏瑜 | 林元连 | 苏瑜,翁伟杰,林催程,刘旭,叶鑫,彭祥东,陈妍,肖于晨 |
30 | 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 | 神奇分身术——闽南“公背婆”传统表演艺术的社会价值 | 是 | 胡可涵 | 马家毅、 李娜 | 胡可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