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11月25日下午,由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主办的科技节讲座“被动房,让生活更美好”在中区金荣楼梯形教室五顺利举办,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方荔华受邀作为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土木工程系20级新生到场聆听。

本次讲座首先从“被动房是什么”的问题着手,方荔华介绍道:“被动房是一种基于被动式设计而建造的节能建筑物,主要特点是冬暖夏凉。”然后一一举例了我国的“被动”建筑,如延安窑洞、古茅草屋等,使到场学生对被动房有了基本的认识。随后,方荔华又讲述了“被动房”理念的发展历史:该理念由德国的阿达姆森教授和菲斯特博士在1988年提出,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真正普及到中国,目前在中国各省市都有建造,且均取得成功。

方荔华还具体分析了中国的第一座“被动房”——“汉堡之家”建设中所使用的技术。“汉堡之家”通过地源热泵,高效的能量回收装置,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完成建筑能源供给的自给自足和零废气排放,实现了“舒适、健康、经济、环保”的价值。除此之外,方荔华对其中设计要点、建筑原理、保温结构原理及其他技术的核心也详细地作出解释分析,充分激发学生对这种建筑的思考,使到场学生更加了解“被动房”。
最后,方荔华向学生们介绍了“被动房”的前景并表达了她对学生们的期望,她表示:“被动房虽然增加了建筑成本,但同样它也极大地节省了其他能源的成本,对环境也是好的,所以国家支持和鼓励这种建筑的建造。我也希望通过这次讲座,让大家能够更加了解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学会因地制宜建造舒适、健康、经济、环保的建筑,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土木工程学院记者团 林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