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大家都觉得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理论知识抽象、不具体,那将理论知识投入到实践中,效果又会如何呢?1月19日上午,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队及土木工程专业辅导员周振兴一行11人前往莆田市秀屿区妈祖阁,学习探讨妈祖古建筑布局、建筑技艺、历史沿革、保护现状,为古建筑开发与保护出谋划策。
据介绍,妈祖阁位于莆田市北岸山亭镇山柄村的麒山之巅,高台建楼阁,俯览莆田工业区,悠居妈祖城,与湄洲妈祖祖庙隔海相望,是妈祖公园首个景点工程,2006年开工建设,2008年4月建成开阁。
走进妈祖阁,志愿者们不禁噫嘘赞叹,对妈祖阁庄严、肃穆、严整的建筑布局赞不绝口。在周振兴的带领下,志愿者一行从大门开始出发,途经牌坊、正殿、弘仁殿、观音殿,大家一路边走边记,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把妈祖阁的局部建筑形式、历史背景以及文化底蕴记录下来。
与往年寒假社会实践不同的是,今年采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形式,将大家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通过大家在现场的所听、所见、所闻、所感,促进和加深大家对妈祖古建筑构架体系、建筑布局以及妈祖历史文化底蕴的认知和了解。
大学生志愿者林益新就读于莆田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他说,今年是我接触建筑设计学习的第三年了,在此期间,学院多次组织学生进行外出风景写生以及走访调研,但在古建筑实地考察方面接触较少,立体思维较为缺乏,这次社会实践对我们来说是个十分有益的尝试,在传播妈祖文化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课堂上我们只能学到抽象的理论知识。”大学生志愿者陈婷婷说,“通过这次走访,不仅加深了对莆仙古建筑的认识,而且在莆田古建筑文化和妈祖文化这方面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以妈祖精神为代表的妈祖文化是莆仙人民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传承和发扬妈祖精神是我们不容辞的责任!”
周振兴说,妈祖文化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信仰文化,是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的共同基础,推动着两岸交流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妈祖文化的心灵桥梁和感情纽带作用,是其它文化难以替代和表达的。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的表现,更是多年来莆田学院学子保护妈祖文化的缩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不断奔跑,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加入我们这个队伍来,共同去学习和保护妈祖文化,用无声的语言讲好妈祖的故事,用妈祖文化去传播好妈祖精神。
据悉,近年来,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先后组织学生前往泉州天后宫、平海天后宫近30个妈祖宫庙参观学习考察,共完成《白湖顺济庙妈祖文化传承的新思考》《“海丝申遗”对湄洲岛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的影响》等36篇调研报告,共计156623字。
土木工程学院记者团 郑天源林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