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孩子,像遥远星辰般纯净而独特,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需要更多温柔的目光与温暖的双手。3月20日,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荔城区团委、荔城区残疾人联合会,在莆田市荔城区小博士学校举办“携手星途,温暖童梦”主题志愿活动,用行动为自闭症儿童点亮融入社会的希望之灯。活动现场,莆田学院首个以关爱特殊儿童为核心的社会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奏响校地协同育人与公益服务深度融合的新乐章。

图为本次志愿服务活动合影。土木工程学院记者团 易小琴 摄
多维赋能,让“星星”触手可及
教室里,志愿者们化身“影子老师”,运用多感官教学法引导孩子们感知世界:在音乐律动环节轻握孩子的手腕敲击节奏鼓点,在手工课上用彩泥捏出星星的形状,通过触觉与视觉的联动激发表达欲。一名志愿者蹲下身,用夸张的口型配合卡片反复教孩子说出“谢谢”,当稚嫩的声音终于响起时,整个教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图为志愿者陪伴自闭症儿童上系统感知课。土木工程学院记者团 易小琴 摄
“他们不是不愿交流,只是需要更耐心的‘解码器’。”活动负责人介绍,团队已在小博士学校开展12期定制化课程,累计服务超300人次。此次更创新引入“游戏化社交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帮助孩子们理解日常社交规则。

图为志愿者陪伴自闭症儿童上音乐课。土木工程学院记者团 易小琴 摄
挂牌仪式,筑就长效帮扶机制
在各方见证下,莆田学院社会实践基地铜牌在小博士学校门前熠熠生辉。土木工程学院团委负责人柯珂表示:“基地的建立是‘公益专业化’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将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开发‘艺术疗愈’‘感觉统合训练’等特色课程,同时搭建大学生公益创业平台,探索可持续帮扶模式。”

图为双方负责人共同揭牌。土木工程学院记者团 易小琴 摄
小博士学校教务主任郭丽霞动情说道:“从单次活动到常态化驻点服务,志愿者们带来的不仅是陪伴,更让社会看见特殊教育的价值。期待通过基地建设,孵化出可复制的校地合作范本。”

图为挂牌仪式现场合影。土木工程学院记者团 易小琴 摄
未来,土木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将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定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关注自闭症儿童群体,为他们的成长贡献更多力量。此次活动也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关爱自闭症儿童的行动中来,共同为 “星星的孩子” 创造一个更加包容、温暖的社会环境。
土木工程学院新闻部 易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