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爷爷,您的讲解真是太精彩了。能请您也给我们授授课吗?“刚刚结束一中午的讲解,吴国柱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被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组成的三下乡实践队伍团团围住。

图为吴国柱带领同学们了解学习浦口宫历史。土木工程学院 刘伟 摄
1月16日下午,浦口宫前“笔锄”爷爷吴国柱又又又开课啦。从郭沫若题书“梅妃生里”到赵玉林挥下“读采苹诗,效二南礼,奇志丹心唯报国;呈楼东赋,辞一斛珠,贞风亮节永流芳”的墨宝;从《张协状元》到《新狮吼记》;从庭院望山门,从拜亭进正殿。吴国柱爷爷随走随讲、边讲边悟、话停即感,一气呵成“零中断”。
退休后,江东村老协会会长吴国柱便全身心投入在挖掘、考证和记录梅妃、莆仙、浦口宫等历史瑰宝当中,希望集结成册,让后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我们江东村有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海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浦口宫”。“老党员吴国柱向党员教师吴智展自豪讲述了村子怎样结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新农村景观带,推进乡村振兴。

图为寻梅织梦青春实践队集体合影。土木工程学院 刘伟 摄
“爷爷,我们莆仙戏与梅妃有着多大的渊源呀?”学生党员蔡沈若雯问道。“你这个问的好呀”,”当时唐明皇时期东宫正一品皇妃梅妃将‘梨园’带回莆田,于是宫廷教坊歌舞百戏传播莆仙,莆仙戏因此发展起来了”。同时,吴国柱还为我们普及莆仙戏发展的时间轴、地缘图。听着吴国柱滔滔不绝讲解,志愿者们感慨,不愧是“笔锄”爷爷。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一妃、一戏、一宫等江东村历史文化,让更多人也来听‘笔锄’爷爷的授课,让这些文化瑰宝得到传承和发扬。”实践队队长林锦表示。
据悉,本次活动由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浦口宫理事会、江东村村委会、江东村老协会主办及承办,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提供志愿服务。
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