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 设为主页
  • |
  • 加入收藏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厦门大学教授石建光在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鉴定与加固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做报告

发布时间:2024-10-11   

9月21日,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鉴定与加固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莆田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鉴定与加固分会和莆田学院联合主办,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承办,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

会上,厦门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石建光教授受邀做了题为“文物(历史)建筑结构的最小干预加固技术与案例”的报告。报告上,他提到莆田市对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开展活态保护,以“绣花功夫”实施更新改造,存“物”留“脉”。通过微扰动、低冲击的“微创手术”延续传统街巷肌理和片区风貌,逐步更新改善、修复古宅院落,以最小干预原则修缮特色民居和祠堂、宗庙,确保修缮效果不变形、不走样。对于最小干预加固技术,他提出了补偿钙离子补强法、渗透结晶补强法、水玻璃的改性、正硅酸乙酯补强等补强方案,认为正硅酸乙酯对于混凝土基材的补强效果最好,改性水玻璃次之,渗透结晶材料补强法和补偿钙离子补强法的效果最弱等。以鼓浪屿八卦楼为例,他提出了采用置换砂浆加固、附加钢板网砂浆层的加固方法。


他还在报告中展示了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保护性建筑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范,提出应寻找恰当的保护技术,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满足结构安全,从而对保护建筑工程起到重要作用。


上一条:莆田学院教授李升才在年会做学术报告 下一条: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宇公司总经理俞强做学术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