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报送“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工作阶段小结”的通知
2018年01月30日

各相关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

请各单位根据审核评估专家反馈意见(见附件),结合本单位的工作职能,做好20176月至今的整改工作情况,主要围绕下面4个方面进行阶段性小结:1.专家反馈的主要问题;2.采取的主要措施;3.截止目前的成效(数据统计节点由各部门自行拟定);4.下一步工作思路。请于32日前将电子版报送评估办。

 

 

邮箱:121963517@qq.com;

联系电话:15060309717

评估办

2018129

附:专家反馈意见分类汇总表

注:1.附件中标有多个责任单位的问题,请按职能各自分开撰写,不设牵头部门;2.对专家的多个(意思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可以归纳,一并回答

 

 


莆田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反馈意见分类汇总表

(根据专家组审核评估报告整理)

序号

审核项目

专家提出的问题

专家提出的建议

整改责任单位(建议)

1

定位与目标

进一步明确落实学校办学定位和转型工作的途径和举措。

建议制订更加具体的实施线路图,细化建设方案。进一步加强“工科、医科、文理、师艺”四大板块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支撑和融合,深化内在联系,进而围绕学校的优势和传统形成建设合力。

发展规划处

2

定位与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总目标和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描述显宽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模式、考核方式等还达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有的虽然提高了实践教学学分比例,但还没从内涵上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重构。

应多视角、多层次丰富培养目标,应根据学校现状兼顾人文素养、创新创业、国际视野等人才培养要求。

建议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专业、应用型课程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教务处、

二级学院

3

定位与目标

部分教师对应用型内涵认识不到位

建议进一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不断更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发展理念,并将其落实在每个环节。如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传统讲授方法为主的情况,引入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规划处、

教务处

4

师资队伍

1.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新建专业,特别是工科和医科专业师资严重不足,这将会影响学校“做大工科,做强医科”目标的实现;
2.学位结构不合理,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偏低,特别是工科专业教师中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低;
3.工科专业缺乏具有工程或行业从业背景的教师,这将直接影响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欠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尚未真正形成;
5.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有待完善,特别是针对应用型转型发展目标,如何构建一支功能定位清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仍需深入探讨;
6.教师科研水平偏低,承担产业行业研究课题能力有待加强;
7.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较低,与以人才培养为主的地方大学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1.建议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工科和医学类人才引进的力度,在近期未能完全靠全职引进足够教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以柔性引进的方式以满足目前人才培养的需要;
2.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组建科研及教学团队,帮助他们尽快形成合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及承担重大课题的能力;
3.尽快完善各类激励政策,明确目标任务,帮助有需要的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承担行业企业研究课题的能力;
4.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能,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规范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改进的程序,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5.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提高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

6.进一步完善相关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建议莆田市落实有关政策,解决学校实际困难,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为学校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供保障。

人事处
科研处
教务处

5

教学资源

新办专业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

建议进一步加强新办专业,尤其是新办工学类专业的专业实验室及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教务处、设备处

、二级学院

6

教学资源

实验室用房不足,有些筹建中的实验室面临有设备,无场地的尴尬局面。

建议学校通过对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教务处、

二级学院

7

教学资源

新校园建设已经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提请省、市政府大力支持学校加快新校园建设进程,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学行政用房不足、实验室场地紧张等问题;建议学校在新校园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教室、机房、实验室以及学生公寓等建筑的配电容量等因素,合理配置空调设施,进一步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基建处

8

教学资源

新建立的工程训练中心与有关专业教学实验、科研实验在资源共享与功能区分方面不够明确。

建议学校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

教务处、工程中心、二级学院

9

培养过程

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改革力度不够,课程模块化不够明确,学生根据个性发展需要的可选择性较小。教学模式相对也还比较传统,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还显突出。

建议学校要继续推动思想观念转变,进一步明晰转型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形成上下共识。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过程实施上,应精理论,强实践,进一步制定落实专业群和产业学院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具体方案。

教务处、

二级学院

10

培养过程

近三年学校教师主编参编教材少,难以体现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学校差异化培养人才的需要。也可见教师和行业专家参与应用型教材开发还未全面启动,与相关行业企业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合作不够。

建议加大应用型课程教材建设的激励力度,鼓励教师联合行业编写出版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特色教材。

教务处、

二级学院

11

培养过程

建议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过程的组织保障,加大“三创”教育场地建设和资金投入,建设和优化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三创”平台。也建议学校进一步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

 

教务处、

团委、

学生处

 

12

学生发展

1.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自我控制、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强。

2.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存在“及格万岁”思想。

3.高年级学生中主动钻研专业理论、拓宽知识面的氛围也还不够浓厚。

4.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不够,不能较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

5.学风建设的联动机制尚需完善。

1.应当进一步加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在注重大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人文素养培养,要防止矮化人才培养目标。

3.应当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增进对学生思想引领、学业指导、个性化培养的指导效果。

4.要继续改善学生指导与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全员育人机制。

5.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


学生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务处、

体委

13

质量保障

质量闭环反馈改进系统有待进一步闭合。质量保障系统虽构建,但多以常态化教学督导、教学评估、教学检查展开,尚未形成实质性的教学质量反馈、改进提升与成效评价等闭环反馈改进系统,停留在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等阶段;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对教学的常态监控机制尚未形成闭合,状态数据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与挖掘。

 

 

 

 

 

 

建议进一步探索新型课程教学模式的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教学改进与学生学习提升;加强对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第三方跟踪毕业生调查评价信息的挖掘,作用于教学质量反馈系统,体现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质控办、

教务处、

二级学院

质量监控评价体系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主要来自督导、同行及学生评价,但三者评价结果差异较大,学生评教分数高且过于集中,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与使用。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与校级体系衔接、互动也有待加强。

学生处、

教务处、

二级学院

教学质量标准的执行也须进一步加强。学校虽建立了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但对主要教学环节有关制度执行不够到位。如有的课程考试题型偏少、难度偏低,有的试卷审批不严、批改不够规范、综合成绩中平时成绩无依据;有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宽泛、与专业吻合度不高,有的导师指导学生数偏多,开题、中期检查及答辩等环节质量监控须进一步加强。

教务处、

二级学院


莆田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反馈意见分类汇总表

(根据反馈会现场录音整理)

序号

审核项目

专家提出的问题

专家提出的建议

专家

整改责任单位(建议)

1

定位与目标

进一步明确落实学校办学定位和转型工作的途径和举措。

建议制订更加具体的实施线路图,细化建设方案。进一步加强“工科、医科、文理、师艺”四大板块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支撑和融合,深化内在联系,进而围绕学校的优势和传统形成建设合力。

陈其工

发展规划处

2

定位与目标

有些教师对应用型内涵认识不到位,教学方法还以讲授为主,对一些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也重在传授理论知识,没有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建议进一步广泛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促进全体师生进一步凝聚应用型办学共识,并将其落实在每个环节。

陈其工

发展规划处、

教务处

3

定位与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总目标和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描述显宽泛,应多视角、多层次加以丰富,应根据学校现状兼顾人文素养、创新创业、国际视野等人才培养要求。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模式、考核方式等还达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有的虽然提高了实践教学学分比例,但还没从内涵上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重构。

建议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专业、应用型课程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陈其工

教务处、

二级学院

4

定位与目标

做精师艺,措施不多,应该更加注重专业的内涵建设,特别是实验室等建设,学校在做精并没有在内涵上下太多的功夫;师范类的一些专业,除了招生规模减小之外,但是真正说的做精并没有在内涵上下太多功夫。

建议注重学科交叉,加大专业内涵建设,特别是文理交叉,体医交叉,医工交叉等方面可以下一点功夫,做一点文章。

 涛

教务处、

二级学院

5

定位与目标

学校在专业群、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上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推进和运行还不太平衡,运行当中还有很多机制和体制障碍和困难。

建议继续推进专业群及相应的产业学院建设和运行。尤其是,要在综合改革保障上去落实建设的举措,来促进建设成效,使产教有机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黄鸿鸿

发展规划处、

教务处

6

定位与目标

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定位之一的“做精师艺”任务艰巨。基础教育学院、音乐学院等均难以支撑“做精师艺”。

基础教育学院现在面临着从办学思想理念到教育教学过程全面的升本,特别需要在专业建设、专业带头人、师资队伍等加快提升,促进本科教学工作规划水平。音乐学院在高层次人才、基础设施等办学条件上也明显难以支撑“做精师艺”。

黄鸿鸿

教务处、

二级学院

7

定位与目标

在理解向应用型办学转型的目标和路径之后,建议从学院的角度来说要找准你的标杆,你的对标的学院和专业在哪里,这个要形成共识,要充分明白自己的使命和愿景。

 晖

发展规划处

8

定位与目标

人文学科的发展相对来讲处于较为边缘的位置,但却最接近升硕的指标。

人文学科对学校整体发展和师生中的地位,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积极的支持和发展。

司显柱

发展规划处

9

定位与目标

学校办学定位中的做大工科应该作为中长期的发展目标

建议应该做好充分的规划和认证,明确工科学科的布局,做大到底是希望怎么做大,做大的含义是什么,因为我们做的再大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工科专业都包括进去,我们应该更长远的考虑,因为这个工科做大以后,后面必须是要特和做强,那么我们做到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如何去把它做特和更强的事情;

 焜

发展规划处

10

师资队伍

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建议福建省教育主管部门和莆田市落实学校有关政策,解决学校实际困难,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为学校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供保障。

陈其工

人事处

11

师资队伍

1.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新建专业,特别是工科和医科专业师资严重不足,这将会影响学校“做大工科,做强医科”目标的实现;
2.学位结构不合理,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偏低,特别是工科专业教师中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低;
3.缺乏具有工程或行业从业背景的教师,这将直接影响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欠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尚未真正形成;
5.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有待完善,特别是针对应用型转型发展目标,如何构建一支功能定位清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仍需深入探讨;
6.教师科研水平偏低,承担产业行业研究课题能力有待加强;
7.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较低,与以人才培养为主的地方大学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1.建议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工科和医学类人才引进的力度,在近期未能完全靠全职引进足够教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以柔性引进的方式以满足目前人才培养的需要;
2.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组建科研及教学团队,帮助他们尽快形成合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及承担重大课题的能力;
3.尽快完善各类激励政策,明确目标任务,帮助有需要的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承担行业企业研究课题的能力;
4.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能,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规范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改进的程序,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5.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提高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

陈其工

人事处
科研处
教务处

12

师资队伍

护理学院高级师资尤其是博士的师资人才不足。

积极引进高尖博士人才,或者留住人才,或者是我们自己培养老师。

陈淑龄

人事处

13

师资队伍

护理学院老师们晋升难。

学校对应用人才的培训是不是可以朝向多元晋升,比如教学型的老师教学非常认真,科研型的,技术型的,可以朝这三个方面去做努力。

陈淑龄

人事处

14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对于外聘外籍这样的教师管理的办法有待提高。

建议发展师资队伍,分类发展,分类评价的机制,建立符合各自学科专业特点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陈作松

人事处

15

师资队伍

学校各院系各专业师生比结构不平衡,专任教师还是不够,成为制约专业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可能是我们人员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加大人员经费投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邓  磊

人事处

16

师资队伍

建议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继续增加数量,调整结构。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注意本土老师的培养,为本土老师设立科研启动基金,推动本土教师发展。

 敏

人事处、

科研处

17

师资队伍

青年教师培养

青年教师的职称晋升对教育水平运行指标还不够,现在只要求上过两门课就可以了,这显然对教学还是不够的,引导领青年教师做科研的同时,对教学的基本功还需要加强。

贾民平

人事处、

教务处

18

师资队伍

缺编还是比较严重的,结构也不合理,特别是高级职称的空缺比较大,现在看来教师在负担比较重的情况下教学工作还是能够正常运行的,但长期这样会影响持续发展

在用好人才引进政策的同时,不要忘记现有的存量中40岁以下的硕士中级职称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现在的形势下在职工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也不太多,所以在实施35岁以下没有博士学位不能晋升的规定时,还是需要酌情考虑一些可以替代的晋升路径,如在应用型的办学建设中做出重要的或者突出的贡献是不是可以豁免这个要求,主要是给现有的一些青年教师有机会进一步发展。

 晖

人事处

19

师资队伍

学校教育实验型的老师待遇不高。

建议学校教育实验型的老师应该适度地提高待遇,拉近跟一般专任教师的薪资水平的差距,实验型、技术型教师一般也分担授课老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带领学生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特别是在实践课程事前准备、事后整理,非常地辛苦。未来学校要持续强化应用型本科的科研发展,仍然需要依赖大量的技术人才,所以可以适当地调整他们的福利水平,以留住优秀的技术人才。

林基源

人事处

20

师资队伍

工艺美院师资问题明显不足。

35岁以下的副高,如何晋升,或者叫副高怎么评?要以学科分类定位,促使青年教师更快地向前走。是否考虑给予青年教师“五年”后者“十年”的过渡方案。

林志强

人事处

21

师资队伍

工艺美术师资问题


组建音体美专业的师资团队,在职称晋升、发展平台方面学校给予支持。

林志强

人事处

22

师资队伍

教授授课问题,有些学科的教授年教学工作量过低。师资质量整体不够高,数量不足,整体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不够高,学生管理队伍(专职辅导员)数量不足。

千方百计地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要引进与内培相结合,既要及时引进人才,也要注重我们自身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司显柱

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工作处

23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当中高层次人才缺乏,博士比例偏低。

 一是保证现有博士存量很重要,除了大步提高人才引进待遇外,适当地提高在校博士含内培博士的待遇,加强对博士的培养使用也就十分重要。二是在考虑博士总量的同时,应解决好全校博士比例目标和学位授权点申报对博士比例要求的矛盾,要针对突破学位点的现有师资结构,做重点考虑和布局,从全校的角度全局考虑确定有可能实现突破的学科点,再梳理、凝练学科点研究方向,补短板强学科建平台,达到引人才出成果上台阶的目标。

吴承祯

人事处

24

教学资源

学校办学条件不足

建议莆田市政府加快推进学校新校区建设,夯实学校基础条件,为学校应用型学科建设和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支撑,为学校开展专业认证、专业硕士点培育,提高办学层次提供保障。

陈其工

基建处、科研处、教务处、人事处

25

教学资源

1.新办专业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
2.实验室用房不足,有些筹建中的实验室面临有设备,无场地的尴尬局面;
3.新校园建设已经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4.新建立的工程训练中心与有关专业教学实验、科研实验在资源共享与功能区分方面不够明确;

1.建议进一步加强新办专业,尤其是新办工学类专业的专业实验室及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2.建议学校通过对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3.提请省、市政府大力支持学校加快新校园建设进程,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学行政用房不足、实验室场地紧张等问题;
4.建议学校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
5.建议学校在新校园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教室、机房、实验室以及学生公寓等建筑的配电容量等因素,合理配置空调设施,进一步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陈其工

教务处
基建处

26

教学资源

警惕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展览化趋势。

学校在加强双创基地建设也好,实验室建设也好,重点要放在加强学生动手做的方面上,展示的一面,可以适当适可而止,

韩立强

设备处、

教务处、

二级学院

27

教学资源

警惕部分专业建设趋同化的苗头。

专业设置必须有自身的必要性,有自身的本质特征。在核心课程、教材等方面应明显区别于其他专业。

韩立强

教务处、

二级学院

28

教学资源

建议向医学专业要进行倾斜,加大投入。包括晋级、资产设备、新专业申报(助产专业)

 敏

人事处、

教务处

29

教学资源

医学部的管理问题。医学部下面设置了四个部门,直接对等行政部门,而不是对着医学部,管理上没有有效对接。造成基础医学院教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教师评聘没有职数,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建议进一步理顺医学部的关系。有效的协调医学指标、医学的资产、医学的人才等。

 敏

人事处

30

教学资源

进一步加强优质资源课程的建设,进一步深入钻研课程体系的建设,完善课程资源的效率共享机制,增加公共选修课的数量。

李丽娟

教务处、

二级学院

31

教学资源

继续加大力度,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设施配套,增加宿舍、教室空调配置,全方位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谢谢大家。  

李丽娟

后勤处、

设备处

32

教学资源

避免科研仪器设备使用闲置浪费。

建议引进的一切科研设备应该要多多地善加利用,不能闲置而没有发挥应有的效能。学校以工科、医科为主干,积极向应用型本科发展。工科、医科这些科研设备仪器都十分昂贵,学校新进很多的设备仪器。在这样的仪器的大量采购下情况下,投入的教学跟科研的部分应该以上课为必须。但是在研究的部分,要谨慎地引进,定期地盘点,在对科研仪器设备使用的效能上,要避免闲置浪费。

林基源

科研处、

设备处

33

教学资源

教师专用的办公室和研究空间不足。

建议提供教师专用的办公室和研究空间,部分老师没有自己的专属的研究室和办公桌,大学老师乃学校发展之主干,如果能提供专属的研究空间让其可以安心停留休息,改进教学,发展科研,在课后能够辅导学生。对学校更加有向心力以及归属感,做出贡献。

林基源

人事处、

教务处、

科研处

34

教学资源

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应该要鼓励我们的老师在一线编著我们有特色的产业教材。

林志强

发展规划处、

教务处

35

教学资源

要加强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

通识教育,对本科生培养的提升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识教育是二级学科的。需要学校统筹安排,现在我们学校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对于公共课程,学校要增加公共选修课。要有专门的机构专职的教师。学校要对公共课教师从职称,再到待遇给与政策倾斜。

唐忠明

教务处、

二级学院

36

培养过程

体育课,特别公共体育的课程人数偏多,偏多会造成教学效果差,同时还存在安全的隐患。

 涛

教务处、

二级学院

37

培养过程

1.总体上转型发展工作落实还不够,特别是,人才培养方案虽然不断修订完善,但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改革力度不够,2016版与2014版比较,实践教学比重提高幅度显小。课程模块化不够明确,学生根据个性发展需要的可选择性较小。教学模式相对也还比较传统,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还显突出。
2.近三年学校教师主编参编教材少,难以体现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学校差异化培养人才的需要。也可见教师和行业专家参与应用型教材开发还未全面启动,与相关行业企业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合作不够。

1.建议学校要继续推动思想观念转变,进一步明晰转型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形成上下共识。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过程上,应精理论,强实践,进一步制定落实专业群和产业学院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具体方案。要进一步全面提升教学能力,尤其是外聘教师的教学能力。
2.建议加大应用型课程教材建设的激励力度,鼓励教师联合行业编写出版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特色教材。
3.建议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过程的组织保障,加大“三创”教育场地建设和资金投入,建设和优化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三创”平台。
4.建议学校进一步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

陈其工

教务处
校团委
学生处

38

培养过程

在课程上面,课程能力、课程的整合、教学的更新、教学策略,可以让让学生更有兴趣,还有引发学生的批判性思考。

陈淑龄

教务处、

二级学院

39

培养过程

体育育人作用发挥的不够明显,特别是体委、体育学院、团委等院系和职能部门,单独运行,对校内的部门协同机制还尚未形成,学生课外锻炼时间少,人数少,体育竞赛也少。


建议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校园体育可以充分利用体育学院资源、师资和专业资源协同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部门建立部门协同调快联动的体育育人机制。

陈作松

体委

40

培养过程

学风存在问题,其原因可能是主流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学风建设。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

邓磊

教务处、

二级学院

41

培养过程

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监控问题,如选题和专业相关性不强,还有一些是做报告来替代毕业论文,个别还有一些文不对题的。毕业论文中英文摘要不怎么好。

建议要更加注重毕业论文选题和开题,加强选题和开题环节的审核,

 晖

教务处、

二级学院

42

培养过程

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方面建立更为有效的合作机制,多模式构建合作共赢的协同育人平台。让社会资源为学校所用,同时将企业文化、社会责任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培养优秀的人才。

李丽娟

科研处、

对外合作交流处

43

培养过程

产业学院之间的协同创新问题

在妈祖文化的基础上协同创新问题。体育学院提到产业化,体育学院怎么产业化?如果跟工艺美院这个建立跨学科交叉,特别是体育、音乐、美术这三个学科如果跨界的话,一定会产生巨大的文化效应。然后再加上我们这个文学和传播学。学校要打破各个学院之间要打破壁垒。

林志强

发展规划处、

科研处

44

培养过程

提高学科科研水平来提高教学质量。

要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就必须给教师提供好的科研条件。 学校图书馆外文数据库很少。外文数据库,对教师搞科研是很重要的。建议学校增加外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的构建也留住学校花高代价引进的年轻博士。

唐忠明

科研处、

图书馆

45

培养过程

关于学校转型发展与本科生培养的关系。

新建本科院校要向应用型转型。转型服务地方是全校性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本科生培养。这全方位包括学校要全方位的介入莆田市的工作,学校要有智库对市政府的工作提供咨询。莆田市市政府的发展要有莆田学院师生的身影,比如说电视台的节目要经常出现我们莆田学院的老师。莆田市产业的产业技术攻关、技术指导要以莆田学院的老师为主角。当然,莆田学院的学生若能留在莆田市就最好了。但是我们的专业不能百分之百的对接地方产业。过多的强调对接匹配会产生严重的后遗症,会伤害学生。这是因为本科生培养有滞后性,要考虑多数学生的多样性的发展。

唐忠明

发展规划处、

科研处、

教务处

46

培养过程

学校目前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多,一个专业对应多个人才培养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面,有可能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实现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有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议学校进一步总结梳理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成效,不同学院,不同专业要有针对性的聚焦,在某一个或者某两个左右的模式上做优、做特。

吴承祯

教务处、

二级学院

47

培养过程

由于共建行业和产业以及企业不一样,所以产业学院的建设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也可能不一样,学校对产业学院的思路,要进一步明晰。

建议学校进一步明晰六个产业学院的建设思路、建设内容、运行模式建设、建设的途径,理清产教融合的共同切入口、关键点、服务面,分类、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又有行业特色的建设各个产业学院。

吴承祯

发展规划处

48

培养过程

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严格的审核。

我认为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综合训练的五个功能(基本基础知识综合应用训练,基本实践综合能力训练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训练,科研选题能力综合训练,以及科研论文综合训)不能弱化。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毕业论文环节仍然十分重要,不能弱化毕业论文环节。

 焜

教务处、

二级学院

49

培养过程

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进一步丰富,校企,校地,校校,中外实质性的合作办学的专业数量还比较少,实践教学的方式还较为传统。

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打破专业壁垒,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以解决学生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社区,提高符合性人才培养的比重和质量;

张斌荣

对外合作交流处、科研处、教务处

50

培养过程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和学分制改革等等,新的管理模式还未启动,学生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学习内容和时间的自主性不大,专业人才培养中缺乏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实用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这个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我们的课程体系实际还沿袭着传统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三段式体系,而选修课程比重又偏小,大部分专业的毕业学分要求又过高。

丰富课程资源,逐步扩大学生选专业,转专业,选课程,选教师,自主安排学习进程的自主权,自由度,推进学习方式的改革;

张斌荣

教务处、

二级学院

51

培养过程

课堂教学较大程度上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现代化、信息化、多元化、混合性的教学方式应用型还比较少,学生大多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及时总结分析刚刚修订完成的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在下一次优化时,更好的贯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念,重构基于需求、基于效率、基于探究的学习组织方式和课程模块体系,并且适当的压缩学分,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基础;

张斌荣

教务处、

二级学院

52

培养过程

学业评价更多的是用传统的考核方式,方式、题型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不多,力度不足。

深入研究互联网和支持数字化对教育教学的憧憬,关注现代化教学方式,比如说慕课,反转课堂,微课程等等,探属实施探究式学习,讨论式教学,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这样一种学习和教学方式,逐步构建协同学习空间和教学方式。

张斌荣

教务处、

二级学院

53

培养过程

毕业论文的审阅过程中,感觉到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是不够扎实的,甚至是欠缺的

我们在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要忘记了和忽视了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养,因为这是本科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

张焜

教务处、

二级学院

54

学生发展

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自我控制、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存在“及格万岁”思想。高年级学生中主动钻研专业理论、拓宽知识面的氛围不够浓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不够,不能完全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学风建设的联动机制亟需完善。

1.应当进一步加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注重大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人文素养培养,要防止矮化人才培养目标;
2.应当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3.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
4.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增进对学生思想引领、学业指导、个性化培养的指导效果。
5.改善学生指导与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全员育人机制。

陈其工

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体委
学生处

55

学生发展

特别是在校园文化的特色品牌的建设上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校园文化如何在实现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大学职能的作用当中发挥的作用还不是非常够。

建议校园文化建设围绕办学定位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建立推进落实机制,在地方式、特色化上下功夫。

陈作松

宣传部

56

学生发展

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育不够,似乎更多围绕专业的就业跟实践来进行人才培养,在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当中,对于人文教育学校似乎重视不够。

建议加强思政、历史、文学、艺术等教育,开展多样化的第二课堂。

陈作松

团委、

学生处、

教务处

57

学生发展

建议学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保障和投入组织层次和保障。建议学校在学校的层面上对这项工作进行再部署,提升专门机构工作的组织层次和综合功能,加大资金资源的投入,理顺职能职责,促进提高共管,切实的来推进创新创业和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从而增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效。

黄鸿鸿

学生处、

团委、

教务处

58

质量保障

1.质量保障系统虽构建,但多以常态化教学督导、教学评估、教学检查展开,尚未形成实质性的教学质量反馈、改进提升与成效评价等闭环反馈改进系统,停留在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等阶段;
2.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对教学的常态监控机制尚未形成闭合,状态数据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与挖掘。
3.质量监控评价体系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主要来自督导、同行及学生评价,但三者评价结果差异较大,学生评教分数高且过于集中,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与使用。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与校级体系衔接、互动有待加强。
4.教学质量标准的执行也须进一步加强。学校虽建立了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但对主要教学环节有关制度执行不够到位。如有的课程考试题型偏少、难度偏低,有的试卷审批不严、批改不够规范、综合成绩中平时成绩无依据;毕业论文(设计),有的选题宽泛、与专业吻合度不高,有的导师指导学生数偏多,开题、中期检查及答辩等环节质量监控须进一步加强。

1.建议进一步探索新型课程教学模式的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教学改进与学生学习提升;
2.加强对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第三方跟踪毕业生调查评价信息的挖掘,作用于教学质量反馈系统,体现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陈其工


质控办、

教务处、

学生处

59

质量保障

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督导. 

我们学校的外聘教师有432人,每年学校还聘用来自美国、日本、台湾国家地区的三十人左右,需要校、院、专业三级外聘教师资格的审核和过程的督导、管理,全程跟踪和考核。校督导由10人退休教师组成,力量显得单薄。学校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希望继续加强。

贾民平

人事处

教务处、

二级学院

60

质量保障

来自企业相关课程的比例,毕业设计比较少,教师承担企业项目可能比较少,造成了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来自企业的课题相对比较弱。

建议加强毕业设计,加强老师工程背景培养,今年下半年,测控专业,计算机专业下半年就要进行专业认证,建议学校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不光工科有认证,包括临床都有专业认证。希望以专业认证为抓手,全面促进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规范化自动化,落实认证工作,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促进持续改进。

贾民平

教务处、

二级学院

61

质量保障

警惕在质量监控过程中的形式化趋势。

质量监控要过程化。同时不能过于强调形式上的记录而对忽视内容本身的质量控制,形成本末倒置。

韩立强

质控办、

教务处

62

质量保障

六位一体教学质量监控的六大模块并非完全闭合,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独立运行。如毕业选题与专业的相关度有的过低,有的选题过于空泛。有部分试卷的命题题型过于单一,另外也没有完全做到流水阅卷和判卷,对分数的改动也缺乏签名这个环节。同行和学院的一些督导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存在说好话的现象。如同行对我们教师的评价优秀率几乎是学生评优率的两到三倍。

完善、补齐制度和规定,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把六位一体的教学监控系统,真正地做到落地开花。

司显柱

教务处、

质控办

63

自选特色项目

在特色培育方面,注意把学生专业和当地的知名特色产业相结合。

 晖

教务处、

二级学院

64

自选特色项目

如何配合中央及地方政府发展政策,妈祖文化纳入国家“十三五”计划之一,在一带一路下有重要政策使命;

建议强化妈祖文化研究院的统合功能,学校各单位虽然积极投入妈祖文化的教学和服务功能,但是力量分散,则事倍功半,尤其是在妈祖文化学院里头硕士点的增办上;

张桓忠

妈祖文化研究院、科研处

65

自选特色项目

如何让莆田学院成为国际型的大学,如何利用好妈祖文化让莆田学院走向亚洲甚至迈向世界。

建议地方政府以及监管单位加大力度,投入妈祖文化的人力资源以及各项资源,使它可以在落实在配合国家政策的实施上;

张桓忠

妈祖文化研究院

66

自选特色项目

如何思考透过妈祖文化来营造学校的立德树人的学风。

可以增建校园妈祖文化氛围,妈祖文化作为学校办学特色,却在校园当中丝毫没有感觉到妈祖文化的氛围,没有办法产生一些浸校的功能,建设新校区的规划营造,增加妈祖技能训练表演的场地,尤其是音乐学院这个部分,如果是在旧校区在建校园的公共艺术实验,那就以妈祖文化作为优先考量。

张桓忠

妈祖文化研究院、宣传部、基建处

 

 

下一条:审核评估日程安排表(5月8-12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