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校文件 >> 正文
莆田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
2017年11月01日

                       

莆田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

 

2017年5月8日-12日,以安徽工程大学党委书记陈其工教授为组长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一行19人,莅临学校对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现场考察和评估。专家组既肯定了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办学特色,也指出了学校在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特色项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认真贯彻审核评估“一个坚持、两个突出、三个强化”的指导思想,针对审核评估专家组的意见与建议,并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筹划全面落实整改工作。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双组长,学校副职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为成员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领导小组,以十九大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领导学校整改工作。并由学校效能督查科督查具体工作落实情况,确保整改工作措施到位、有成效。

学校根据专家组反馈的意见和指出的不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和改进建议,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部)认真梳理专家组的意见,制定契合学校实际的整改方案,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整改进度

整改工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任务部署(2017年6月至2017年9月)。对专家组反馈的意见进行分类汇总。各相关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部)深入领会专家组的意见与建议,认真学习审核评估内涵要求,查找问题与不足,深入分析原因,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与措施。

第二阶段:整改落实(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组织全面整改,落实各项整改任务,各相关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部)根据学校审核评估整改方案,结合本单位的具体任务,认真执行,逐项完成;学校组织检查整改工作的落实完成情况。

第三阶段:迎接回访(2018年5月至2018年6月)。学校完成整改工作报告,经审定后,报送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并接受教育部专家回访。

三、主要整改内容

(一)定位与目标方面

1.制订更加具体的实施线路图,细化“十三五”规划和转型发展建设方案。进一步加强“工科、医科、文理、师艺”四大板块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支撑和融合,深化内在联系,围绕学校的优势和传统形成建设合力。明确各学科的布局,充分考虑人文学科对学校整体发展和在师生发展中的地位,并加以积极的支持和发展。

2.进一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不断更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明确向应用型办学转型的目标和路径,并将其落实在每个环节。并加强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的宣传与研讨,使全校师生对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有高度共识。

3. 进一步明晰产业学院的建设思路、建设内容、运行模式、建设途径,理清产教融合的共同切入口、对接地方产业链和创新链,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培养作为基层骨干、行业中坚的上手快、能吃苦、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

  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科研处、教务处、人事处、宣传部、各二级学院(部)

(二)师资队伍方面

1.推进人才引进工作。针对新办专业特别是工科和医科专业师资不足问题,学校已于2017年大幅度提高人才引进待遇(其中急需紧缺专业博士的引进待遇达120万元以上),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人才招聘宣传工作,主动出击、立足国内、放眼国际,积极开展人才招聘工作,将博士人才引进指标任务分配至各学院(部),力争到2019年底,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25%以上。

2.加大自我培养力度。继续通过选派教师到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知名科研院所访学进修、攻读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等方式,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同时依托学校的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科技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聚集和培养人才,营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与中青年学术骨干成长的环境。

3.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向“应用型”师资倾斜,将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实绩、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贡献纳入“应用型”教师职务考核聘任的重要指标,促进教师转型发展。并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打通高校引进企业行业人才的通道,注重加强具有工程或行业从业背景的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引进工作。

4.加强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一方面,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力争每年引进2-3名学科带头人。同时,注重学科带头人的自我培养。建立健全学科带头人培养机制和激励政策,为学科带头人的成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推进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建设。进一步修订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办法,加大经费投入,继续资助开展校内教学团队立项建设工作,鼓励青年骨干教师组建教学团队,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应用型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增强协同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紧密结合的学科体系。到2020年,继续建设6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成3-5个省级应用型学科,培育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10-15名,学术骨干100名,产出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有1个一级学科达到硕士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有2-3个应用型学科达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

5.完善教师激励政策。加强教学科研绩效考核制度建设,建立向教学、科研一线教师倾斜的分配制度。并提高教学科研奖励力度。为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加快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设立科研创新专项基金,包括国家项目预研基金、育苗基金、省级科研平台开放课题基金、专利基金、学术论文版面费资助基金、学术交流基金等。鼓励教师与产业行业联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提升承担产业行业研究课题能力。

   6.进一步发挥教师发展中心职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一是进一步加强教师发展中心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开展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能力培训、教学服务咨询、教学质量评估等工作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规范教师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提升的程序。

二是组织开展多形式促进教师提升服务水平的活动。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活动计划,开展各类沙龙、工作坊、专题讲座、教学竞赛和相关技能培训等活动;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教师提供教学等方面咨询服务;加强微格实验室、智慧教室等硬件设施建设,推动教师开展教学诊断和翻转课堂教学等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各二级学院(部)    

(三)教学资源方面

1. 加快新校区建设。新校区建设将秉承“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突出重点、滚动开发”的原则进行,争取在2017年年底动工建设,2020完成新校区一期(核心区)、二期的建设工作,新增校舍面积60万平方米。充分挖掘现有校园土地的潜力。学校将不断优化校园规划,充分挖掘现有校园土地使用效益,加大教学生活设施更新、实验教学条件改善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做好实验室建设全面规划,优化配置,优先安排新专业所需实验用房。

2.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继续实施实验室建设年,每年投入教学设备经费3000万,满足新专业实验室建设需要的资金

3.进一步规范专业设置及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形成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自我调整完善的专业体系,增加密切对接区域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专业。

4.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大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力争在今后5年建成100个综合型、覆盖专业广的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基地管理办法,着力推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保障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加强“三创”基地的建设,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

5.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加强开放式信息化平台建设,消除信息孤岛现象;积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化等技术,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全体师生。探索运用智慧教室技术,推进教学基础设施和网络课程建设,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加强专业图书文献资源和中外文数据库资源建设,支持建设的FULink平台和百链云搜索平台,实行多元化图书馆架构,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

责任单位:基建处、教务处、财务处、设备处、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团委、各二级学院(部)

(四)培养过程方面

1.加快推进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对接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职业标准、专业认证标准,继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模块化、案例化改革。在6个专业群中形成课程重构和案例教学改革的系列典型案例。将“互联网+”引进课堂教学,建设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依据专业教学标准和岗位标准,建设包括案例、素材在内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加大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优先向专业群相关课程建设倾斜。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和引进,建立健全广大教师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机制。推进智慧型教室建设,提供移动教学系统、平板等软硬件设施,为案例式、讨论式等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条件,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2.深入开展产业学院与应用型专业体系建设。不断健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治理结构,6个产业学院按照理事会章程定期召开理事会,共同深入探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各专业群和组群专业与大中型企业或上市公司合作共建,与行业企业共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6个专业群和6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按照专业群的要求组建新的教学团队,加大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重构、协同育人的力度,推进专业(群)建设。

3.深入实施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建立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积极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实践性教学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争取建成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探索引进企业研发、生产基地,建成兼具生产、教学和研发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6-8个,大型培训基地6-8个。实施“三创”教育,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和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园建设,承担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0个。

责任单位: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发展规划处、团委、产业学院、二级学院(部)

    (五)学生发展方面

1.改善学生指导和服务体系。逐步丰富第二课堂形式,借助全国易班共建平台,培育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鼓励广大师生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思政和人文教育创新;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模式,寻求长效工作机制,主动从思想导向和组织建设上引导青年学生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变化;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多样性,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特色工作,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工作的全方位覆盖。

2.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评价机制。由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协调全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继续引入第三方评价,加强对毕业生、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每年开展一次就业质量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掌握毕业生就业适应性、就业满意度和对母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了解掌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数量、从事岗位、职业发展等就业基本情况和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征求毕业生对母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建议和意见;征求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方式、专业设置、教育教学等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编制发布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价体系和教育教学反馈机制,使我校就业工作、人才培养走向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

责任单位:学生处、团委、教务处、二级学院(部)

(六)质量保障方面

1.完善、补齐制度和规定,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将六位一体的教学监控系统真正做到落地开花。进一步强化质量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明确各部门的保障职责和工作内容。

2.加强二级学院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对二级学院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监督和评价,督促二级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充分发挥教研室等基层教学单位的作用,提升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的频度和质量,避免走过场现象。

3.优化教学质量保障队伍配置,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按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合理配备教学管理人员,并重视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帮助他们实现从传统的质量监控向质量保障理念的转换,掌握高等学校质量管理的原理,全面提升教学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4.加强教学信息分析与利用。进一步采取措施,认真开展教学质量常规检查、专项检查,合力推进本科教学各类专项评估,通过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学实践基地评估等,不断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上台阶。扎扎实实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形成长效机制。

责任单位: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办、人事处、二级学院(部)

(七)特色项目方面

1. 继续发扬妈祖文化研究的办学优势与特色。搭建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的平台,构建妈祖文化研究体系,形成妈祖文化与社会发展、妈祖文化与社会治理、妈祖信俗传承与保护、妈祖文化传播与田野调查等稳定研究方向,建立世界妈祖文化研究最全的资料库。

2. 实施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计划。为充分发挥学校优势,莆田学院重点培育建设以妈祖文化为研究特色的社会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服务“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需要,满足妈祖文化研究与传播人才需求。同时建设临床医学、工程(环境工程领域、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等硕士学位授权培育点。到2020年,达到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基本要求,成为国务院学位办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获得授权一级学科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2-3个。

责任单位:妈祖文化研究院、科研处

 

 

上一条:关于报送“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工作阶段小结”的通知 下一条:莆田学院关于印发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