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红色文化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真理性。为了弘扬其中蕴含的崇高理想信念、深厚爱国情怀、革命优良传统筹精神内涵。6月28日,莆田学院商学院“同心燃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在莆田市仙游县顺利开启。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由莆田学院商学院电子商务系主任蔡瑞雷、辅导员黄敏和辅导员陈梦莹带队,15位实践队员参加。
刻石守匠心
28日上午9时许,实践队实践队15名队员着眼小村落,来到了仙游县度尾镇砺山村的艺雕中心、郭培英故居,深入砺山村,采用视频宣传、实地采访等方式,探寻当地特色文化、红色革命、乡村振兴发展史。

实践队员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来到了回族文化馆,扑面而来的别样风情吸引着实践队员。刚推开文化馆的门,便是独特的民族服饰、极具艺术色彩的木雕。“我高中周围同学很多同学都是少数民族,但是像砺山村这样一整个村几乎都是少数民族的村落真的没见过。”实践队队长杨国艺说。
进入南潮宫,映入眼帘的就是几根精美绝伦的石雕龙柱,龙柱上的八仙神态各异。“郭怀石雕有史以来头一次采用了立体的雕刻方法,其中所蕴含的技术,时至今日仍令人叹为观止。”讲解员介绍到。宫门旁篆刻的石雕楹联“庙对砺山观虎变,灵昭潮水庆龙兴”,一展南潮宫的恢宏气势,内容切题切景,实为南潮宫点睛之作,享有“龙筋虎骨”之盛誉。“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类型的雕刻,在那个年代能做到如此细致、栩栩如生的雕刻真的非常厉害!”实践队员华晓楠激动地说。
据悉,砺山村是度尾镇唯一的少数民族行政村,主要以拓展生态旅游业为着力点,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抓手,着力整治生产生活环境。重点宣传石雕艺术和回族文化,依托艺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古民居文化区、林地雕塑文化、生态农业观光区,先后获评县级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等。
登高踏红旅
6月28日下午2时许,实践队来到了砺巴寨革命根据地进行参观、学习,帮助队员们对红色精神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心为民,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这是砺巴寨“反清剿”斗争精神。据悉,中共闽中仙德游击队领导人刘佐周、毛票等屯兵于砺巴寨,在此处进行过二次大规模的反围剿战斗,击败了国民党福建省新编保安团一千多人,又击退了从上海撤退来仙游的美式装备交警大队。在红色精神的渲染下,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希望以后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电商平台、PS技术等专业知识助力乡村的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尽绵薄之力。

讲解员表示,砺巴寨革命根据地正在进行修建、完善中,相信在未来修缮完成后,砺巴寨的红色故事能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也不会被遗忘。听到这,实践队队长王泽阳不禁感叹到:“等到修缮完成,我希望我们还有机会来砺巴寨进行社会实践,我们一定会完善自己的设备,学习一些新的宣传方式,拍摄更多的宣传视频,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文编:商学院“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
202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