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工会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工会工作 -> 正文

专业融合社会实践,直播赋能乡村振兴——莆田学院商学院工会委员会走进仙游县游洋镇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作者: 发布日期:2023-07-11

莆田学院新闻网讯 为充分发挥我院工会力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动游洋镇农商文旅融合,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由莆田学院工会委员会主办,莆田学院商学院工会委员会承办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于仙游县游洋镇开展。此次实践活动以“专业融合社会实践,直播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商学院工会副主席陈雪梅、工会委员孙忠峰和吴季静、团委书记吴振宇参与活动。

上午10时,全体成员与兴山村村干部召开乡村振兴座谈会,了解兴山村的基本情况。兴山村村干部表示,兴山村地域面积广大,毛竹林面积10000多亩,是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兴山村正在积极探索“红色主题教育+教育培训+学生研学+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打造莆田市乡村振兴示范村。随后,双方就如何发挥商学院专业优势,壮大电商人才营销队伍,将资源引进兴山村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内容,促进电商产业与当地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紧接着,教师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踏入中共仙游上宫支部,探寻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足迹。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全体教职工参观中共上宫支部旧址,重温历史那一段峥嵘岁月,回顾党一路走过的艰难历程,缅怀革命先烈,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下午3时,教师们来到游洋镇河星村。据悉,河星村曾经是仙游北部山区通往莆田港口的交通要道,古邑道造就了河星村的古商业街,使河星村成为一个半工、半商、半农的一个自然村,村里盛产织麻、织绳、竹编等手工艺术品。步入河星村农特产品展销体验馆,教师们参观并调研了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毛竹,当地借助本村的主播“秋天妈妈”,创新电商营销卖货模式,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调研过程中,教师们与主播“秋天妈妈”进行交流探讨,分析河星村具备的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同时学习直播经验和技巧,提出融合专业特色的营销方案,利用农产品营销规划、电商直播助农等方式,为河星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可行的建设性意见。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商学院工会委员会走进仙游县游洋镇进行调研活动,深入农村了解当地立体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区项目、生态+旅游、生态+产业、生态+特色资源优势等发展模式,汲取当地乡村振兴的发展经验,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拓宽了眼界,为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贡献力量。

文编:商学院记者团 林静静

2023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