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简介

作者: 时间:2017-03-14 点击数:

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简介

一、简况

莆田学院以生物工程生态环境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和生态环境及其信息图谱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为基础,于2015年12月福建省科技厅立项建设,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在新型污染物科研、技术服务等领域取得一定的成绩。

目前,实验室面积1100余平方米,实验室的科研设备价值已达1900多万元。其中较先进的,价值在5000元以上科研仪器有197/套,总价1051.9万元。重点实验室现共有固定研究人员27人;研究人员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其中正高6人,副高11人,高职称占62.9%;博士13人、硕士11人,高学历占88.9%5人具有境外、国外学习工作经历占18.5%;研究人员平均年龄40岁。

近三年来,重点实验室共新立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部级重点项目2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先后在《Chem. Comm.》、《J. Mater. Chem. A》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三百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SCI收录21篇,EI收录13篇,ISTP收录2篇,申请发明专利18项,已授权4项;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10项。

二、主任简介

吴锦程,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557.2-2009《枇杷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审定专家;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枇杷行业后备人才;中国枇杷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植物分子生理学研究,在细胞膜损伤、细胞内钙稳态、活性氧代谢与氧化损伤等逆境分子生理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先后主持福建省科技厅重点课题3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莆田市科技局重点课题1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1项、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重点建设项目1项等,经费共680多万。在《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4篇、EI收录1篇、ISTP收录1篇。先后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莆田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1项研究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2项研究成果通过评审达国内领先水平;2项科研成果分别获高校服务海西产学研优秀合作项目(教育部,排名第一)和第八届·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高校优秀参展项目二等奖(教育部,排名第一);先后获莆田市科技先进工作者和莆田市劳动模范称号。

三、研究方向

1、研究方向之一:新型污染物分析技术

建立以GC-MS技术为核心的多种联用技术,完善典型新型污染物的检测技术体系,进行新型污染物及其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学、环境毒理学的分析测试。开发新型污染物检测新技术,如同步荧光方法及其他联用技术,消除复杂样品基体的干扰,减少繁杂净化和预分离步骤,在大基体背景下同时快速测定污染物;筛选、设计和合成适用于新型污染物分析测定的荧光探针等,提高分析测定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2、研究方向之二: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学及其健康效应

围绕新型污染物及其复合物对生命有机体危害程度及范围的生物学效应,建立相应的生物测试试验系统;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从分子、细胞、组织和个体水平研究其致毒的毒理学过程机制。从污染物与健康效应的角度,重点研究农用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人工纳米材料、药品等新型毒物代谢及其对细胞内分子的影响,筛选氧化损伤、基因毒性、免疫毒性等敏感性生物标志物对新型污染物进行早期预警,及时避免或减轻环境污染的损害。

3、研究方向之三:新型污染物控制技术

针对新型污染物浓度低、难降解等特点,利用莆田学院在环境化学、生物技术、功能材料等方向上的学科交叉优势开展新型污染物的高级氧化技术治理研究。根据不同类型新型污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光催化氧化法、Fenton法、臭氧氧化法、声化学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技术联用,分析新技术的降解效率和稳定性,研究新型污染物降解的途径和催化机理及其动力学规律,为开发高效、稳定、经济和无二次污染的新型污染物控制技术提供支持。

莆田学院科研处版权所有 地址: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紫霄东路2121号(紫霄校区)李文正图书馆8层(351100) 电话:0594-2683709 传真:0594-2677229 Email:ptuky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