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务处首页 > 规章制度 > 课程建设 > 正文

莆田学院课程建设评估实施办法(修订)

【来源: | 发布日期:2019-04-20 】

莆田学院课程建设评估实施办法(修订)

莆院教〔2017〕29号

 

课程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尤其是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对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我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我校课程建设水平,特对《莆田学院课程建设评估实施办法》进行修订。

一、课程建设的体系和内容

课程建设体系包括合格课程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建设是一项总体性的建设,包括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与课程有关的诸多因素。我校的课程建设以主干课、基础课为重点,以课程教学为中心,分期、分批,使各门课程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要求。

二、课程建设评估

(一)组织领导

学校设立课程评估小组,由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组成。评估小组应经常了解教学情况,掌握教师教学信息,开展调查研究,就课程建设问题进行咨询和指导。

各二级学院(部)教学督导人员兼有课程建设评审小组职能,二级学院(部)评审小组的职能是:1.全面掌握本二级学院(部)课程教学和师资情况,对课程建设进行规划,并对课程建设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2.深入课堂听课,检查课程教学各环节、教材质量及使用情况,听取师生意见,与任课教师交流意见;3.根据课程评估标准对申报课程进行初评。

(二)评估的实施

凡授课一轮以上的课程原则上都必须通过课程建设评估,课程建设评估每年进行一次。具体实施步骤为:

1.任课教师填写《莆田学院课程建设评估申报表》和《莆田学院课程建设评估自评表》(一式三份)。

2.二级学院(部)课程建设评审小组听取任课教师对课程建设的自我评价和工作汇报。

3.二级学院(部)评审小组确定课程建设的评估等级,符合“合格课程”标准的,报教务处备案,教务处将组织学校评估小组随机抽查;符合“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条件的,报学校评估小组审定。

三、课程资源管理

(一)课程资源上网。为保证课程资源的共享,学校建立课程建设平台,要求将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课程资源上网。为申报国家、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校与社会专业公司合作,由学校承担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录制和专业课程平台使用等相关费用。

(二)知识产权管理。课程建设成果视为职务作品。凡申请课程评审的二级学院(部)和主讲教师将被视为同意该课程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学校。课程资源要按照规定免费开放上网内容,并承诺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四、课程建设的奖励及改进措施

(一)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参照《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规范》执行),学校授予“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荣誉称号,第一次授课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课时的三倍给予核算教学工作量,第二次授课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课时的两倍给予核算教学工作量,第三次及以后授课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课时的一倍给予核算教学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相关课时津贴由二级学院支出,同时学校给予核算责任津贴。

(二)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第一次授课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课时的三倍给予核算教学工作量,第二次授课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课时的两倍给予核算教学工作量,第三次及以后授课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课时的一倍给予核算教学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相关课时津贴由二级学院支出,同时给予核算责任津贴。获得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按照《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课程共享实施办法》相关规定,学校给予1:1的配套奖补,但不再重复计算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相关奖励。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参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版)》进行建设。

(三)课程建设评估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评聘和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达不到“合格”标准的课程,应在学校评估小组和二级学院(部)评审小组指导下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方案,提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

五、本修订办法自批准之日起执行,原办法同时废止。

六、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莆田学院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修订)


附件

《莆田学院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修订)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估标准

分值

评分依据

教师队伍20分

1-1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8分)

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师德好

1

课程负责人近三年评上市级(含市级)以上先进得1分,爱岗敬业,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得0.5分

主讲教师学术造诣高

3

近五年在B类及以上刊物人均发表一篇文章得1分,最高得3分。(注1)无B类及以上刊物文章得0分

主讲教师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

4

近三年评教在本院、系属前10%或校讲课竞赛一等奖,得4分;评教前20%或授课竞赛得奖,有教学经验总结,得3分;评教较好,无教学经验总结,得2分(注2);学生意见较大或经常“照本(屏)宣科”者,不得分;

1-2  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4分)

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协作精神好。

1

课程组无缺课现象得1分;

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0.5分。

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

2

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形成梯队,并配备辅导教师得2分;职称、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得1分。

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

1

近三年,中青年教师学历、职称、能力有提高得1分。仅有进修提高计划得0.5分,

1-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8分)

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

2

有校级以上(不含校级)教改项目得2分;

校级教改项目得1分;仅有教学总结得0.5分。

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有省部级以上成果;

3

有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得3分;

教研活动开展正常,有校级教学成果奖得2分;

开展教研活动得1分。

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

3

近五年在B类及以上刊物发表过教改教研论文得3分;

在一般刊物正式发表教改论文得1分;

教学内容25分

2-1课程内容(11分)

2-1-A

理论课程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新颖,有底蕴;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

2

同行专家评价良好,提交总结材料,能明确指出“新颖”及经典与现代结合之处者,根据深广度打分。

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

3

有1项成果引入教学,得1分;

最高得3分。

2-1-B

实验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系处理得当

3

综合性和探索性项目占25%得3分,课程内容的安排使三性俱备得2分;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

列举成功培养学生能力的事例,提供有说服力的事例1项得1分,最高得3分。

2-2  教学内容组织安排(8分)

理论联系实际,  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4

提供大纲、授课计划,有课堂讨论或实践活动安排得2分;列举有说服力的事例得2分。

课内课外结合

2

布置足够的课外作业(含查阅资料)并认真检查批改得2分,仅有课内作业得1分;

教书育人,效果明显

2

提交总结材料,据所教班级学生(三届)的成果、得奖、考研情况打分。

2-3  实践教学(6分)

设计出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培养要求

3

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实践活动方案得1分;精心组织实践活动,效果好得2分;(以有说服力的事例为准)

未提供实践活动方案但有进行实践活动者,得1分;

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显著的成效

3

提供总结材料,有说服力的事例1个得1分,最高得3分。

教学条件

22分

3-1 教材及相关资料

(7分)

选用优秀教材(含国家优秀教材、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或有高水平自编教材)

3

按提供的教材样本与教材征订表核对,选用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得3分,国家优秀教材得2分,省级优秀教材得1分。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开列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资料

2

采取措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得2分;仅有数量不多的参考资料得1分

实验教材配套齐全,满足教学需要

2

实验教材(习题集、辅导书等)配套齐全2分;缺一项资料,本项目不得分;

3-2  实践教学条件

(5分)

实践教学条件能满足教学的要求

2

从实践教学的内容、场所(基地)、图书资料、设备、指导教师数量考察。

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

1

理工科实验室开放,得1分;文科课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或学生讨论,得1分。

效果明显(理工类课程,能开出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

2

文科课程提供总结得2分;理工类课程,能开出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得2分;

3-3  网络教学环境

(10分)

课程网站教学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并能经常更新

8

课程网站有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实验指导、网络资源、参考资料等电子文档得5分;有提供与教学有关的网络互动资源加得3分。

运行机制良好,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作用

2

按照学生数人均访问量5次以上得2分,3次以上得1分。

教学方法与手段18分

4-1 教学方法

(10分)

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5

强调启发式教学,提供总结材料,说明运用了哪些先进教学方法,凡基本由教师“注入”者,最多得1分。

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 的学习能力

5

网络答疑多,学生参与教学互动活跃。按照学生数人均答疑1个以上得5分,人均答疑0.8个以上得3分,人均答疑0.5个以上得1分。

教学方法与手段18分续

4-2  教学手段(8分)

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8

助学模块的作业、讨论、答疑等互动环节内容丰富,提高教学效果。按照学生数人均互动环节(按照总量)2个以上得8分,按照学生数人均互动环节1个以上得5分,按照学生数人均互动环节0.5个以上得3分。技能类课程提供丰富详实的教学视频及网络资料,方便学生课外学习观摩。

教学效果

15分

5-1  同行评价(5分)

同行评价优秀

5

优秀90%以上得5分;70%以上得3分;50%以上得2分;

5-2 学生评教(10分)

学生评教良好

5

学生评价分数,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得5分,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得3分,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得1分

 

 

评价等级:合格课程:60<总分≤80;>80可以申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注:1.“主讲教师”必须是近三年主讲过该课程的教师。发表著作一部相当于在权威刊物上发表文章1篇,相当于在B类及刊物上发表文章3篇。

2.有多名教师同时担任主讲的课程(如公共课),教学能力的考察,由专家组抽样检查确定;一个轮次只有一名教师担任主讲的课程,以正在主讲或最近一轮担任主讲的教师为准。

3.部分指标缺项按照百分比进行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