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萍
一、个人介绍
林志萍,1989年出生,闽江学者,教授(破格),现任莆田学院机械硕士点专业负责人,莆田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硕士生导师;入选福建省高层次人才、2024年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主要从事激光加工工艺研究、金属/陶瓷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市级人才项目1项,获批纵向科研经费总计700余万元。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国家级项目3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ngew. Chem. Int. Ed.、Adv. Energy Mater.等高水平刊物发表SCI论文16篇,一区7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20。论文总引用4000余次,个人H因子32,入选高被引论文1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1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1项。
教育经历
2008.9-2012.7 西南大学 学士
2012.9-2017.7 中科院物理所 博士
工作经历
2017.7-2018.4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后
2018.4-2024.8 台州学院 专任教师
2024.8至今 莆田学院 专任教师
联系方式:lzp@ptu.edu.cn
二、科研项目
闽江学者,主持,10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65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26万元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15万元
台州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项目,主持,500万元
莆田学院科研启动经费项目,主持,50万元
三、科研成果
代表作5篇(通讯或一作)
1. Reversed Spillover Effect Activated by Pt Atom Dimers Boosts Alkalin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Adv. Funct. Mater., 33, 2112832 (2023). [一区, ESI高被引]
2. Realizing Negatively Charged Metal Atoms through Controllable d-Electron Transfer in Ternary Ir1−xRhxSb Intermetallic Alloy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Adv. Energy Mater., 12, 2200855 (2022). [一区, ESI高被引]
3. Planar-Coordination PdSe2 Nanosheets as Highly Active Electrocatalyst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Adv. Funct. Mater., 31, 2102321 (2021). [一区, ESI高被引]
4. Reversed Active Sites Boost the Intrinsic Activity of Graphene-like Cobalt Selenide for Hydrogen Evolution, Angew. Chem. Int. Edit., 60, 12360-12365 (2021). [一区, ESI高被引]
5. Improved oxygen evolution activity of IrO2 by in situ engineering of an ultra-small Ir sphere shell utilizing a pulsed laser, Nanoscale, 11, 4407-4413 (2019). [一区, ESI高被引]
发明专利
1. 一种Ni3S2Ni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ZL202211082436.0
2. 一种纤维束状镍铁硫硒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ZL202111588978.0
3. 一种析氢电催化剂铁硫及其制备方法/ZL202011196594.X
4. 一种含高浓度Ni空位的镍硫化合物的制备方法/ZL202211082465.7
5. 一种Fe掺Ni3S2Ni2PNi12P5复合物的制备方法/ZL202111586708.6
6. 一种四重修饰的二硫化钼电催化剂及制备方法/ZL201911160727.5
7. 一种针状的Se掺杂Ni3S2及其制备方法/ZL202110319729.5
8. 一种Co15Fe3S16纳米点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ZL202011198748.9
9. 一种用于催化析氢的四方相CoSe及制备方法/ZL201810715957.2
四、其他
个人荣誉
2024年入选闽江学者奖励计划
2024年入选福建省高层次人才
2024年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
2023年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20年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