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开学季,莆田市仙游县突发新冠肺炎疫情,莆田一时间成了全国关注的抗疫斗争“主战场”。在这场战疫中,党的坚强领导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危机关头,党员先锋、青年党员志愿者们响应号召,积极行动,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疫情之下,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的党员和积极分子们主动为隔离宿舍的同学打包饭菜、在校内进行安全维稳、参与各项抗疫志愿服务活动。在抗击疫情过程中,阻断的是病毒,传递的是温暖,支部成员让同学们感受到“隔离不隔情”的暖意。此外,在院党委的领导部署下,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第一时间组建了由200多名师生党员、团员参与的“战疫同行,抗疫有我”青年突击队,确保了“流调”工作迅速、高效地开展。
作为这场抗疫斗争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的党员和积极分子们感慨良多,党员朱秋勇表示:2021年9月10日,福建莆田发现本土病例,疫情形势严峻复杂。莆田第一时间成了全国关注的抗疫斗争“主战场”。面对严重威胁的危急时刻,在阻击疫情的最前线,莆院人尽心、尽力、尽责;在校园里学校第一时间响应实行校园出入口严格把关,推迟新生开学时间,组织策划线上上课,加紧开展各项工作筑起抗击疫情的防线。疫情就是命令,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尽我所能,做我力所能及之事,主动亮明身份,扛起担当。在疫情防控期间,我积极加入到流调工作中,协助公安局,对可能密切接触者的一对一电话排查,并登记密接者的活动轨迹及健康情况;主动为宿舍集体隔离的同学送去三餐,让被隔离的同学感受到“隔离不隔情”的暖意。参加此次抗疫志愿者工作,与之前的志愿服务相比,我感觉更充实,内心动力更充沛。
党员高婷婷说:“2021年9月12日福建疫情再次爆发,次日凌晨,莆田学院300余名青年学子受命出征。9月12日晚莆田学院北区操场的灯光显得格外明亮,在明亮的灯光下是医护人员在现场为医学生志愿者们耐心讲解和指导防护服穿脱及核酸检测咽拭子采样,而志愿者们在聚精会神、认真学习只为可以在第一时间前往仙游一线支援。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都是一群孩子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跟死神抢人罢了。自19年的新冠疫情开始,一批批青年志愿者挺身而出,临危受命。新时代的青年逐渐成为祖国发展的中流砥柱。
谈起青年,我们总能想起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的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在疫情爆发的紧急时刻,莆田学院的同学们用年轻的肩膀担当起了责任。他们挥别亲人朋友,离开舒适课堂前往抗疫一线,在新一代的青年心中,国家总是在第一位。学院微信群里刷屏的“时刻准备着”,更是向社会表达着我们青年人的态度。人生的每一步都很关键,差之毫厘的行为往往会导致谬以干里的结局,因此我们要把好自己人生的方向盘,对自己严格要求。疫情当前,党员要端正写好“那一笔”,方正走好“那一步”,敢于喊出“那一字。在疫情防控中,一笔一划,当思坚守之道一步印,当踏坚实之地一字一句,当显英雄本色。党员干部要时时提醒自己,莫让"一笔"毁了数年之功,莫让"一步”成了现眼之人,莫让“一字”失了人品担当。”
在说起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预备党员王涛说道:“莆田突发疫情,320名医学院学生连夜支援仙游,党员们为隔离人员送餐,协助“流调”争分夺秒与病毒传播强速度,协助送餐人员打包饭菜,协助网络中心工作人员制作网线,保障线上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在校内提醒同学们佩戴口罩等等,在抗击疫情过程中,阻断的是病毒,传递的是温暖,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心。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虽然不能在抗疫一线,但是也要做好带头作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医学院的学生奔赴抗疫一线,感受到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也想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在此期间,我帮助隔离的宿舍人员送餐,让他们度过一个温暖的隔离期,在中秋节为同学们送去学校发放的定制月饼,共同度过一个别样的中秋。”我要向奔赴一线的工作人员、坚守后方的工作人员致敬,相信只要坚定不移的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把疫情防控工作这个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抓好抓实抓彻底,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当下,我市疫情防控已取得连续几天零新增病例的佳绩,但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发挥学院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战疫同行,抗疫有我’青年突击队为抗疫载体,群防群控,珍惜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光荣的共产党员,他们不忘誓言和使命,无畏艰险冲向疫情一线,为千千万万人民的生命安全筑起保护伞,还一方净土,护一方平安。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媒体中心采编部苏其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