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莆院学子入兴化古街,传莆阳文化,开展文化宣传志愿服务

作者: 时间:2023-03-10 点击数:

“他们是一群热血青年,他们听党召唤,为国分忧,艰苦奋斗,积极进取……”3月10日,莆田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入兴化古街,传莆阳文化”文化宣传志愿活动在坐落于兴化府古街的知青文化博物馆中开启。

图为黄欣在知青文化长廊介绍知青岁月。袁鑫 摄

福建省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教师宣讲团成员、莆田学院党委讲师团成员黄欣为志愿者们讲述“知青精神”,组织大家参观带有知青文化印记的老物件,重温知青岁月,引导青年学子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在学习红色文化中深学争优,做理论武装的优等生;在传播莆阳文化中敢为争先,做探索创新的先行者;在宣传非遗文化里实干争效,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图为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老物件。刘荔斌 摄

图为青马工程班于知青文化博物馆合影。刘荔彬 摄

志愿者们在备受知青精神的激励鼓舞后,深入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开展文化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在莆阳民俗文化馆,作为莆田本地人的志愿者郑少敏同学敢为争先,积极为大家讲解莆田特色精彩的元宵文化和民俗活动,他表示,莆阳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瑰宝,宣传莆阳文化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点燃我们的文化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志愿者们步入汉服体验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身着汉服的志愿者陈慧敏同学在为大家宣传汉服相关文化后表示:“‘着一袭汉服,承千载风华’,穿上美丽优雅的汉服,我更加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每一件精美汉服的背后,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积淀千年的文化内涵,穿在身上的是文化,更是自信!”

图为志愿者们于民俗文化馆前合照。袁鑫 摄

图为郑少敏在为同学讲述莆田元宵民俗活动。刘荔彬 摄

承千古遗风,传文化薪火。志愿者们在兴化古街里积极体验和传播非遗文化,进一步将文化科普志愿服务落到实处。从糖画、泥塑到玉雕,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引得众人驻足观看学习。在非遗文化传承人生动讲解中,志愿者们通过实践互动、视频录制、线上直播等方式令非遗焕发出青春活力与光彩,矢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唤起当代人对非遗传承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中国糖画转盘。刘荔彬 摄

图为泥塑手艺人雕塑时刻。袁鑫 摄

图为陈慧敏宣传汉服相关文化。袁鑫 摄

一座兴化城,承载着莆田人千年历史记忆。来自壮族的葛海翠表示,知青文化博物馆、民俗文化馆、糖画、泥塑、玉雕、汉服......步入兴化古街,我真切感受到莆阳文化之美,非遗之美,美在匠心初心,美在当下,美在传承,我要积极参与“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记者团 黄欣 王莹 刘荔彬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莆田学院版权所有  闽ICP备0094036号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