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文

学榜样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学习孙丽美同志先进事例

2021-09-03 11:28  点击:[]

    8月17日,《福建日报》刊登《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追授孙丽美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开展向孙丽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原文报道如下:




    2021年8月30日,《中国妇女报》刊发《心里有村庄有村民,唯独没有自己——追记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建省霞浦县古县村党支部书记孙丽美》

原文报道如下:





    2021年9月1日,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追授孙丽美同志“八闽楷模”称号

原文报道如下:

 

    来自福建霞浦的孙丽美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干部,却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青春、挥洒热血,她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党员精神值得当代每一位青年学子学习。在抗洪抢险殉职后,全国妇联、福建省委和福建省妇联分别追授孙丽美全国三八红旗手、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八闽楷模、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称号,并组织开展向孙丽美学习活动。

    孙丽美,女,人,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生前担任霞浦县松山街道古县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8月6日下午,在防抗“卢碧”台风工作中,她为了排除安全隐患,保护群众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坚持疏通被杂物堵塞的涵洞,不幸被洪水冲走,因公殉职,年仅44岁。

那道“丽影”永远留在了那场风雨中

    今年8月6日,台风“卢碧”来势汹汹的袭击了福建,福建各地接连风雨大作,洪灾涝灾也随之而来。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山街道古县村金沙溪上,一座水泥桥涵洞被杂物堵塞,水位随之迅速上涨,并渐渐淹没了农田。

面对危机的洪涝形势,村党支部书记孙丽美当机立断亲身处理涵洞杂物。下午2时许,孙丽美叫上三位同事,一同匆匆赶往桥边,一脚踏上水泥墩,俯下身子打算开始清理涵洞中的淤积物。

    风雨终究残酷,一不留神,湍急的洪水便把孙丽美卷入水中,汹涌的水流瞬间淹过她的胸口。桥上的三位同事发现后,赶紧伸出手,试图把孙丽美从洪水中拉出来。但涵洞由于地势导致水流吸力太大,加上海草缠绕,桥上三人用尽全身力气也没能将孙丽美拉上来,甚至感觉洪水的强力要把桥上三人也拽入水中。

“不要拽我,等下你们也都被拽下来”孙丽美急促地大喊,在这个生死攸关的危机关头,这个坚强的女性依旧至他人安危为自身安危之上。这是她又一次在风雨中逆向而行,最后一刻,她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却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4岁。

    “阿美书记......阿美书记......”数百名村民闻讯而来,一些精通水性的村民绑上绳子,下水找人。最终,孙丽美的遗体在金沙溪下游被发现。

     “卢碧”台风过后,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山街道古县村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走进古县村,放眼望去,水稻、地瓜、莲蓬……长势喜人,一片葱茏。平静的乡村恬淡美好,但村民都沉浸在悲痛中,因为台风夺走了他们可亲可敬的“阿美书记”,那道“丽影”永远留在了那场风雨中。

民生件件落实,踏出致富路的“阿美书记”

    孙丽美所在的古县村是一个有着3000多人的大村,以种植蔬菜为主,产业基础弱,村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此前长期担任计生管理员的孙丽美,认真负责、办事公道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党员群众的一致认可,20187月以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但同时也接下了一个烫手山芋

如何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让古县村发展起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是孙丽美想得最多、做得最多的事情。

上任之初,村里几乎零村财手里没把米,叫鸡也不来。孙丽美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和项目,盘活村里的闲置土地用于出租,每年增加村财3万多元;入股同心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增收2万多元;投资闽东时代乡村振兴基金和县国投公司,每年创收近8万元……在她的带领下,古县村仅用3年,村集体收入就从零增长到15.6万元。

    三年来,孙丽美争取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300多万元,进行水利修复及农田改造,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争取资金27万元新建村民健身活动场所和完善党群活动场所,丰富村民的文化休闲生活……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让古县村旧貌换新颜。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孙丽美曾这样和家人说。马上要上大二的杨鑫表示,他准备向学校提交入党申请书。我的志向就是将来要帮助身边更多的人,希望以后也像母亲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将母亲的精神传承下去。

 

一位基层扶贫的村党支部书记能有多拼?

肌腱断裂的孙丽美,

不顾医生要静养三个月,

否则可能落下一辈子的病根的医嘱,

在刚做完手术后就穿着保护靴,

一瘸一拐地走上了脱贫攻坚的战场。

大家劝她休息,

她总是嘴上答应,

工作还照样进行。

这样的书记,

怎能不让人心疼和惦记!

“阿美书记”虽然离开了我们

但她的美

将永远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

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