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进一步传承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播非遗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培养医学生美学修养,做到认识“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7月13日,“杏林·春雨”社会实践队带领平潭南海学校的孩子们了解莆田非遗文化,并亲身走进草屿岛感受当地传统非遗文化。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扎染技术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其中莆田仙游扎染技术至今仍在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去尝试。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志愿服务期间,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带去传统书法、创意版画、素描等丰富的教育资源,推进特殊儿童美育建设。但最具特色的,还是结合莆田仙游文化开发的课程内容——仙游扎染。临床226陈若兮一边讲解着扎染的历史和制作过程,一边带领平潭南海学校的学生们动手体验。
(图为志愿者指导小朋友染色 基础医学院黄小丫 摄)
“老师,你看这上面有好多哆来A梦,还有这个是小熊,这个是它的耳朵,鼻子……”“老师,你看这个像不像星空?”……小朋友们大胆尝试,用折叠、皮筋扎紧织物角落,织物上面因不同的捆扎部位而出现不同的图案。小朋友们兴奋地分享着自己创造出来的图案,相互点评、展示,丰富多彩的颜料在织物上绽放,似锦绣一般。

(图为小朋友展示作品 基础医学院黄小丫 摄)
“我们今天表演的是闽剧《百花寺》,我扮演的是花旦……”基础医学院学子在传播莆田非遗文化的同时,也走进了草屿岛居民之中去了解当地的非遗文化。戏曲演员向大家介绍了戏曲中的人物角色以及自己扮演的角色,让学生们对戏曲有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认知。在后面的表演中,戏曲演员们用纯正的唱腔把学生带进了草屿岛当地文化艺术的殿堂。

(图为“杏林·春雨”实践队拜访闽剧表演者 基础医学院黄小丫 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是他们用无数汗水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生,我们应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不断强化责任担当、练就过硬本领。”临床224胡紫叶道。
中华传统非遗文化发挥美育力量,为特殊儿童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丰厚的文化滋养,队员们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其中所蕴含的优秀思想精华,增强了文化自信。基础医学院学子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医学生,他们将坚定理想信念,为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五术”医学人才,不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非遗文化这把火炬,传递下去,发扬非遗文化,悟其内在,感其魅力。
(基础医学院 黄小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