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文 1508049872
从1985年到2002年习近平先后在福建多地和省委省政府工作17年,对福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造福福建人民的同时留下了许多创新理念、深邃思考和有益探索,在担任省长时,被福建人亲切的称为“百姓省长”。
殷殷深情寄八闽,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再赴福建考察,留下了“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的福建足迹。
启民心智、知民冷暖。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足迹生动的回答“什么是为民?如何为民?”的问题,重现了十多年前的场景。细微之处见真情,平凡之处显华章。百姓是习近平总书记最为牵挂的,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到福建工作伊始,他便怀揣“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抱着“不忘初心”的执着投入工作。在宁德,面对当地集“老、少、边、岛、贫”于一体的实际,他倡导“弱鸟先飞”“滴水穿石”,针对偏远地方的受灾户实施“救灾搬迁”工程,帮助群众挪穷窝、拔穷根,全力推动闽东地区摆脱贫困。“基层是第一线,也是前线,也是火线”,习近平同志要求一切工作都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造性提出“四下基层”的工作制度,开展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深入基层一线体察民情、倾听民意,在八闽大地留下坚实的足迹,在福建人民心中留下温暖美好的记忆。
切实行动、登高望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地方的建设,如果没有长远的规划,往往会导致建设中产生严重的失误,甚至留下永久的遗憾。”在福建工作期间,他总是能从长远和大势出发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在不断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为福建的发展留下历史金句,谋划数字福建、保护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支持创新不问“出生”、激励广大福建青年、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等,倡导“滴水穿石”精神,尊重爱护人才,将中华民族的历史经验、思想智慧、文化精髓寓于发展的道路中,赋予这片热土无限的力量。
“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深有感情。离开福建以后,我也一直关注福建。在这里工作期间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在我后来的工作中仍在思考和深化,有些已经在全国更大范围实践了。”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高瞻远瞩,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宝贵思想财富和实践成果。学思、践悟、深学、笃行,切实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福建足迹与感悟新时代的中国精神,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怀揣赤子之心,书写奋进新时代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