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工作 >> 团学动态 >> 正文

莆田学院学子走进兴化府传承非遗文化

2025-01-28 08:05  点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传承的生动见证,铭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1月22日-27日,莆田学院杏林风青年志愿者“非遗文化”传承队深入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以莆仙戏、木雕、错金银等六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为核心,开展为期6天的“探莆春习俗妙趣,传文化精神火炬”莆田非遗文化宣传活动。

图为志愿者讲解非遗丹阳船 基础医学院 供图

“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材料以龙眼木、黄杨木、檀香木以及红木为多。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尤以立体圆雕、精微细雕、三重透雕等传统工艺闻名于世……”志愿者前往历史文化街区的各个非遗馆,深入探寻莆田传统雕刻艺术包括玉雕、木雕等工艺的历史渊源,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详细讲解莆田木雕的工艺技艺及发展历史。“你们好厉害,我是本地人都不太懂这些。”路过的市民纷纷为志愿者们竖起大拇指。

品一方人间烟火,美食最是治愈人心。在切身体验学习炮厝古法灯笼的古法技艺后,志愿者前往街区的各个非遗美食摊点,了解红团、糖画等的制作过程。圆圆的红团色红、馅甜,寓意团团圆圆、红红火火、大吉大利,更寄托着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景。

图为志愿者了解非遗工艺历史 基础医学院 供图

志愿者们还到达街区的各个非遗文化展览处,开展莆仙戏、错金银等非遗文化的志愿宣讲活动,“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五千多个,作为福建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厚重与闽中人民的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用生动的语言,热情地向市民们介绍各种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不朽价值,让他们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

“非遗之美,美在匠心初心,美在当下,美在传承。这让我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我们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更加努力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队成员苏雅薇感悟到。

图为志愿者合照 基础医学院 供图

据悉,本次活动“非遗文化”传承队聚焦当地非遗传承,累计宣讲人数近千人。未来,莆院学子将持续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为文化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