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工作 >> 团学动态 >> 正文

【三正】做红团,传非遗:莆院学子“三下乡”化身非遗“搭桥人”

2024-07-15 15:53  点击:[]


为更好地传播非遗文化,培养医学生美学修养,践行新风正气,做到认识“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莆田学院杏林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带领平潭南海学校的孩子们走近红团,传承莆田非遗文化。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们一起做红团 基础医学院 曹梦涵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红团吗?”“红团,又称粉团、圆团,是一种广泛流行于莆田民间的一种特色美食……” 活动伊始,志愿者团队的成员们以生动活泼的讲解,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红团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随后与小朋友们一起制作红团,揉面、制馅、印图案……一个个带着“福”字的红团赫然呈现在案板上。“做红团好有意思呀!不仅了解到红团的历史,还能品尝到美味的劳动成果。”平潭南海学校四年级的陈海涛说到。孩子们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不仅体验了红团制作的乐趣,更深刻地理解了红团背后的文化意义。

莆田红团,是福建省莆田市的一种传统美食,以其鲜艳的红色外观和独特的口感闻名。红团通常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婚礼、满月等喜庆场合食用,寓意着吉祥、团圆和幸福。红团的制作工艺复杂,包括选料、和面、包馅、蒸制等多个环节,是莆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把手教小朋友们做出红团,并帮助他们了解莆田的历史文化,让我很有参与感和成就感。”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小朋友们饶有兴趣地学习红团制作技艺,并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红团带回去与家人分享。

图为小朋友展示成果 基础医学院 曹梦涵

非遗传承共繁荣,红团绽放续文脉。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让他们领略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坚定了他们做非遗“守艺人”的决心。下一步,基础医学院将继续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正心”,坚守志愿服务的“正道”,养成人民造福的“正气”,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美育力量带给儿童,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基础医学院 曹梦涵 张博雅)

初审:甘炜超

复审:许佳颖

终审: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