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课标,掌握新方向

作者: 时间:2024-10-10 点击数: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10月9日下午,莆田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在明道楼527室开展了以“新课标,究竟新在哪里”为主要探讨内容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跨学科指导人物余文森教授为主讲人,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


讲座伊始,余教授先和大家从总体上了解国家基础教育的发展,为大家介绍了中国基础教育在内涵和目标上的三次转型升级,从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双基”,到包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再谈到如今中国基础教育大改革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余教授表示,三次转型升级的主要内容是教育的关注点从学科转向人本身,表明我们的教育开始由关注知识和学科转向关注人和素养。他指出,现在的教育应首先明确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也就是德才兼备的人,这同样也是所有学科老师的共同价值追求。


随后,余教授强调了新课标的重要性,指出新课标是基础教育向前发展的保证,是基础教育的“宪法”、“总纲”,当下学习、研究、实践、落实新课程标准是基础教育最大的政治,并通过列举法官依据法律判案来类比课标对老师教学的规范作用。余教授从新课标的完整结构,即教、学、评的一致性中阐明新课标的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系统性的跃升,整体的转型升级。


最后,余教授对大概念进行解说,他提到,如果一个单元是一棵树,那么大概念就是树的树根。如今许多老师停留在关注学生表面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学生智慧的培养,所以余教授强调,在教学中要注意和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不要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讲座结束后,林建伟院长表示,他通过此次讲座进一步了解到新课标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中,教师不应于此松懈,而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找到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加有趣、有效。

基础教育学院 蔡小涵 向宜敏

图片:郑慧颖


版权所有 莆田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2021
学校地址:莆田市荔城区紫霄东路2121号莆田学院紫霄校区 邮编:351100 联系电话:0594-2693899 

书记信箱LZ0066@163.com  院长信箱98484505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