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②|传承红色基因 推进乡村振兴

作者: 时间:2022-06-24 点击数: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以贴近生活的方式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促使青年学生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投身强国伟业。6月23日至24日,莆田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星火乡筑”发展成就观察团在周振兴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黄石镇江东村、华堤村、东甲村、海滨村等地开展以“追寻红色足迹,情系乡村发展”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经前期有序筹备,观察团全体成员于6月23日前往江东村和华堤村进行红色村落走访活动,当地村委会的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成员们。在村委会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成员们参观了以江东历史底蕴为基础规划建设的“一街‘梅妃街’、两中心‘梅妃与水乡文化中心’”,了解到红色文化为江东村带来的旅游经济效益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

 

午后,全员前往了集生态安全、观光亲水、休闲健身等于一体——华堤村,并且积极同当地的居民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了解了居民印象中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生活水平已经明显提高了,接着就是要提高生活质


量了,你们看我现在这点都到这亭子听书,读小说。”华堤村的一名村民欣慰地说道。经过这一天的考察,成员们对乡村振兴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翌日,为了解海滨邹鲁的蓝色海湾海滨文化,实践队全体成员走访了东甲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镇海堤纪念馆。在参观了莆田历史上的治水功臣和了解基地内镇海堤的历史由来后,成员们对于本次参观的收获进行分享与讨论。几位成员不由发出此感慨“它的出现让沧海变桑田成为可能,抵御住了兴化湾的大风大浪,南洋平原得以成为鱼米之乡。向这些英雄工程师致敬。”

 

随后,观察团成员前往污水处理站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与“一镇一方案”相结合下海滨村生态建设。并与当地老人进行交流,了解老一辈人眼里的乡村振兴历史。队员们在与村民们深入交谈的过程中,在生态建设的实地考察中,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对社会的发展,了解到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着的责任和使命,传承了红色基因。

 

为期两日的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寻访居民村民、参与乡村调研,在实践中不断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诺言,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学真知、磨意志,积极探索总结红色文化精神,用自己的青春风采和实际行动,为助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属于自己的青春活力。

 

 


 

基础教育学院记者团 文:杨佳惠 图:张琳翔)

 

 

版权所有 莆田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2021
学校地址:莆田市荔城区紫霄东路2121号莆田学院紫霄校区 邮编:351100 联系电话:0594-2693899 

书记信箱LZ0066@163.com  院长信箱98484505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