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学院开展《基于“以文育人”的数学文化课堂的构建》讲座

作者: 时间:2021-06-03 点击数:

数学不仅是一门知识体系,一种科学语言,而且还是一种具有美学维度的精神空间,一种充满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化境界和一幅饱含人类理想和夙愿的世界图式。

——林青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数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丽和热情,发现数学的价值,并积极投入到问题解决中,锻炼思维、发展智慧;而灵活地将数学文化贯彻于传统教学中,便是打开数学之美的一扇窗。为使同学们深入树立这一教学意识,基础教育学院于6月1日下午在中7教学楼107教室召开了《基于“以文育人”的数学文化课堂的构建》专题讲座,本场讲座由我院小学教育系主任陈荣群主持并由特邀嘉宾莆田市实验小学教导处主任、国家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正高级教师林青主讲

主讲人林青围绕“小学数学教学的时代背景”、“数学文化内涵解读及价值思考”、“教学实践与建议”三个维度展开论述。就小学数学教学的时代背景,林青老师一针见血地提出树立正确的数学意识是当下小学数学的教学之本;如果过度关注知识、技巧等工具性的实用价值,数学课堂窄化为知识的传递和方法的训练,必将使数学本该有的气质和气度丧失。究其根因,便在于教师本身对数学文化的内涵理解不到位和对数学文化的价值不了解。故此,“将数学文化融入传统教学”的理念便是当今时代教学环境的必要指南。

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正确解读数学文化内涵及其价值亦是一线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林青老师认为,数学很大,师生很小;作为教师,以启发性提示语为楫,带领学生泛舟于数学之海,行进途中,或看数学定理之精妙绝伦,或看解题方法之出神入化,让学生有所期待、有所思考、有所表达,方是一节具备审美意义的课。例如,通过“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诸如几何图形之美、代数结构对称、命题条件之和谐以及数学语言之精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数学之美并转化为了对数学执着的追求,则教学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也正是数学文化在一线课堂中的价值之所在。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故林青老师言简意赅,建设性地提出了数学文化进课堂应做到“联系实际生活”、“融入数学历史”、“丰富学习形式”、“引进文化资源”和“潜移默化体验数学之美”五点建议以及“附加式”、“重构式”、“顺应式”和“复制式”四种教学方式,并获得台下此起彼伏的掌声。

“数学让世界更美好,思维让世界更美丽”。林青老师最后总结道,希望全体在座师范生都能够在心中播下学科文化的种子,并在“教学相长”的实践过程中使其发芽、成长;当每一位师范生心中都承载着学科文化的大树,则教师队伍的明天必将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浓荫!

 “一个人遇到好的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习近平

(基础教育学院记者团  刘屹)

 

 

 

版权所有 莆田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2021
学校地址:莆田市荔城区紫霄东路2121号莆田学院紫霄校区 邮编:351100 联系电话:0594-2693899 

书记信箱LZ0066@163.com  院长信箱98484505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