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利用枇杷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和交流平台,促进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提升科研水平,根据《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闽教科〔2017〕18号)、《莆田学院省厅级科研创新平台开放课题管理办法(修订)》(莆院科〔2018〕16号)及实验室发展规划,重点实验室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设立开放课题,资助围绕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展开的创新研究项目。
一、主要资助研究方向
根据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目标,2019年度开放课题将主要资助以下研究方向:
1. 枇杷种质资源创新
2. 枇杷采后分子生理
3. 枇杷栽培生理
二、资助原则
1. 申请人应为国(境)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原则上开放课题主要支持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以外的科研人员(客座人员和外单位研究人员)申请,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外单位高级研究人员。初级职称的申请人,须由1-2名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2. 每项开放课题资助经费为3万元,研究期限为3年。
3. 开放课题需在课题指南范围内提出申请,且开放课题项目组应吸收本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作为合作成员。
三、申报要求
1. 根据课题申请指南,申请人需认真填写枇杷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19年开放课题申请书一式三份(A4纸打印)。经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同意并盖章后,向本重点实验室提交申请;电子版申请书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盖章页请扫描后附上)。
2. 重点实验室常年接收开放课题申报材料,2019年度申请截止日期:2019年7月15日。
四、其他说明
1. 开放课题执行时间为2019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2. 开放课题完成之后,申请者须提前3个月向重点实验室提出验收申请,提交结题报告书和相关资料。对于在本年度资助课题研究中获得较突出成果的申请人,本实验室将在下一年度予以优先资助。
3. 课题如无法按期完成或要求变更计划,须提前一个月向重点实验室提出书面报告。
4. 每项开放课题至少需在SCI收录期刊或CSCD收录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申请人需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本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为共同作者,本重点实验室为第一或第二署名单位。研究成果由各平台和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共享,发表论文(论著)、申请专利、申报各类成果和奖励时,都应标注“枇杷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英文为Key laboratory of Loquat Germplasm Innovation and Utilization (Putian University) , Fujian Province University)开放经费资助课题。鉴定成果、申报各类奖励、授权专利、取得经济效益等也须及时告知本重点实验室,并将相关材料报送本重点实验室。
五、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林授锴
通讯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街1133号莆田学院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邮 编:351100
电 话:18905940003
电子邮箱:shoukai.lin@foxmail.com
附件:
枇杷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莆田学院)开放课题申请书.docx
枇杷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莆田学院)
2019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