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是以平面空间形式的设计活动,将图形、文字、摄影等要素按照特定目的,进行有秩序的编排组合。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五章,每一章为一个教学单元,总课时设定为36学时。第一章为形态构成要素,着重分析抽象形态点、线、面的形象特征及组合的一般规律。第二章为空间与运动,讲述形态构成的立体感、透明感、多维空间及矛盾空间的表现,运用重复、渐变等手法做运动特征的表现。第三章为比例分割与网格,分析比例分割在画面构成及版式设计中的作用和常用的几种形式,讲述基本形的设计以及网格编排的秩序化方法。第四章为形状,讲述具象形态的图形表现,分析图形与形状轮廓的关系,通过对物的观察联想分析图形化表现的原理与方法,同时介绍图形的基本类型。第五章为画面构成,讲述如何将各种要素在特定画面中进行有序化的组织与编排,并介绍基本构图形式。
本课程强调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视觉思维的训练,使眼、脑、手三者协同操作,强化学生对图形的感知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根据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本课程设计了点的构成练习、线的构成练习、面的构成练习、点线面综合构成练习、比例与分割构成练习、具象形态图形表现、肌理构成等系列构成练习,以下为学生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