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龙岩艺术采风:探访客家古韵 绘就闽西山水

发布时间:2025-04-30 浏览量:


4月22日,美术学专业23级油画班在班主任陈海威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福建龙岩,开展以“客家文化传承与自然美学探索”为主题的艺术采风活动。师生们深入培田古村、丁屋岭、冠豸山、壁州古村等地,通过实地写生、民俗体验与建筑考察,挖掘闽西客家文化精髓,为艺术创作注入鲜活灵感。

第一站:培田古村——明清建筑里的时光密码

采风首站来到了有“民间故宫”之称的培田古村。这里有青砖黛瓦的明清古厝群、纵横交错的街巷水系,展现了客家先民“耕读传家”的智慧。同学们穿梭于继述堂、容膝居等百年宗祠,观摩飞檐斗拱的雕刻技艺与楹联匾额的文化内涵。在村中非遗工坊,学生们观看客家竹编与木雕工艺,匠人手中的篾条翻飞、刻刀游走,将传统技艺的匠心融入现代艺术思考。

第二站:丁屋岭——石板古寨中的民俗画卷

步入“客家原生态村落”丁屋岭,层层叠叠的石板房依山而建,与古树清泉相映成趣。黄泥墙、黑灰瓦、木房子、石台阶随处可见,感受“九厅十八井”建筑格局的通风智慧。陈海威老师引导同学们捕捉石板街巷的光影变化与村民生活的烟火气息,让同学们掌握了更多对色彩的运用。

第三站:壁州古村——千年驿站的时空对话

在老师的带领下,采风团队探访壁州古村,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古驿站在明清时期曾是闽粤商道的重要节点。村内保存完好的“大夫第”“骑楼式”商铺群,展现了客家商贸文化的繁荣。同学们驻足于古戏台前,观察提线木偶传统戏服上的客家刺绣纹样更成为速写素材。村中古井旁,学生们记录这村前一篇祥和的场景,成为大家镜头与画笔下的生动素材。

第四站:冠豸山——丹霞奇峰间的自然诗篇

采风团队来到“客家神山”冠豸山,在石门湖的碧波倒影与“生命之根”“生命之门”的丹霞奇观中寻找自然美学语言。春日细雨中,学生们以油画等媒介,描绘峭壁栈道的险峻、林间薄雾的氤氲。山脚油菜花田的金黄与客家围屋的灰白形成色彩碰撞,为大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感源泉。

艺术实践: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在陈海威老师的组织下,团队于培田书院举办“客家美学研讨会”。学生结合采风素材,探讨如何处理古厝远望层层叠叠的形态处理的关系,或将山野间由近及远的空间转化成构图之美。一名同学感叹:“壁州古村的骑楼建筑线条是一种跨时空的对话,真令人着迷。”

采风总结:以画笔续写文化基因

此次龙岩之行,学生们在春雨润泽的闽西大地上完成几十幅写生作品。从培田的雕梁画栋到壁州的商贸遗韵,从丁屋岭的山歌回响到冠豸山的丹霞叠翠,客家文化的多元维度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厚灵感源泉。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古村落的时空质感、非遗技艺的匠心精神融入创作,在传统与当代艺术的交织中探索新可能。


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3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路1133号   电话:2696446    书记信箱 | 院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