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七彩云南,丹青问道——探寻民族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之路

发布时间:2025-04-03 浏览量:

2025年3月22日—28日,工艺美术学院22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班主任韦锦城、姚晓婷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跨越七彩云南的艺术考察之旅。此次艺术考察以“民族艺术与现代视觉表达的融合”为主题,深入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地,通过实地调研、文化体验与创作实践,挖掘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点,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注入多元文化灵感。

(图为活动过程)

学生们首站来到大理古城,城内房屋皆土木结构瓦顶民居,街道大多由青石板铺设而成。大多数街道有引自苍山的清泉水流淌。古城方圆十二里,建有四座城门楼以及四座角楼。师生们通过测绘建筑纹样、记录民俗装饰,分析白族“三坊一照壁”的布局美学。在斑驳的城墙上,学生们记录下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的空间秩序:飞翘的歇山顶如凝固的波浪,马头墙的错落剪影在晨光中勾勒出“青瓦映天、白墙如纸”的东方美学意象。古城内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甲马版画制作,学生结合现代视觉语言尝试再设计,探索传统符号在品牌标识中的应用可能性。

随后,在被誉为“扎染之乡”的周城村,师生们跟随非遗传承人深入体验了传统板蓝扎染工艺。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学生们亲手参与了扎染的全过程。学生们用折叠、缝、挤压、撮、卷等方法,将花纹图案扎在白布上,扎好的布料被放入染缸中进行浸染,经过反复浸染、漂洗、晾干和拆线,最终呈现出蓝底白花的自然晕纹,青里带翠,凝重素雅,形象生动。扎染的蓝白色彩语言与图案构成法则,为视觉传达中的色彩搭配与图形设计提供了新思路。部分学生尝试将扎染元素融入动态海报创作,展现传统工艺的数字化表达。

(图为活动过程)

接着同学们来到了洱海畔的龙龛码头,学生们被那蜿蜒的曲线与洱海的碧波相互映衬的景象所吸引。他们通过取景框捕捉着自然的韵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构图中寻找最佳的视觉效果。有的学生专注于拍摄湖面上的倒影,有的则聚焦于岸边的水杉与海鸥,试图将这些元素转化为具有现代设计感的视觉符号。

(图为活动过程)

艺术考察的最后一站,同学们来到了玉龙雪山。玉龙雪山以险、秀、奇著称,其内主要有云杉坪、白水河、甘海子、冰塔林等景点。在玉龙雪山、蓝月谷和牦牛坪,学生们置身于大自然的壮丽画卷中,以自然地貌为灵感,展开了一场色彩构成与空间透视的视觉探索,学生们被其雄伟的雪峰和多变的云雾所震撼。他们通过延时摄影记录雪山在不同时间段的光影变化,将这些动态的自然景观转化为静态的视觉符号。学生们还尝试将雪山的形态和云雾的流动抽象化,融入色彩构成与空间透视的学习中。

(图为活动过程)

随着最后一缕阳光洒在丽江古城的青石板上,本次艺术考察之旅正式画上句号,这场跨越滇西高原的视觉盛宴,不仅为师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民族文化深处的窗,更在现代设计的语境中种下了传统再生的种子,也为他们的设计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新的视角。学生们表示,这次云南之行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然与设计的关系,也激发了他们将自然之美融入现代设计中的创作热情。希望未来的设计课堂能成为没有围墙的田野,让每一件作品都带着山水的呼吸与文化的体温。


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3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路1133号   电话:2696446    书记信箱 | 院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