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工作 -> 校园文化 -> 正文

端午节 | 美好,“粽”在分享

发布时间:2023-06-22 浏览量:

端午节到啦,迎接大家的不仅仅有假期生活,还有无穷无尽的端午民族文化,例如:艾草驱虫,粽子阖家享用,赛龙舟激动人心。快跟随小艺的脚步去感受端午的喜悦吧!

图片



图片


悠悠艾草香,绵绵情意长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将至,几乎家家户户的大门口都挂上翠绿的艾草菖蒲,别有一番节日氛围呢。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呢?

答:辟邪防瘟疫疾病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消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一些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

图片



图片


万水千山粽是情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两千多年来,端午因为屈原格外隆重,成为了全国性的节日,纪念他的爱国与殉国之情。

图片



图片


龙舟赛出悠扬情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赛龙舟的风俗有:祭龙首、龙舟点睛,鼓点带节奏等。

赛龙舟不仅可以考验每个人的团队精神,还能够展现每个人的昂扬斗志。这些斗志不止局限于一场场比赛,赛龙舟更是对生活充满无限斗志的展现,激动人心的呐喊表现的是不屈服、必将走向成功的伟大精神,这也是人们十分关注赛龙舟的原因。

图片



图片


“粽”享丝滑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源远流长,有特别的寓意。

端午吃粽子寓意求子,“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又谐音“中子”,因此民间又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说法。

端午吃粽子寓意光宗耀祖,因为“粽”和“宗”音近,所以家家户户过端午节时都要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也寓意功名得中,因为“粽”和“中” 音近,而古代科举考试通常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要考取功名的人就会吃粽子,寓意一举高中。

图片



图片


温馨提示:粽子虽然好吃,但不能吃太快或太多。粽子是糯米制品,性质黏,不易消化,并且含有较多的脂肪、盐或糖,热量高。如果一次吃太多,很容易引起胃酸过多、胃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最后,小艺在这里,祝大家端午节快乐,快去尽情地感受浓郁的节日气息吧,小艺要去囤粽子啦,咱们下次见!

图片


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3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路1133号   电话:2696446    书记信箱 | 院长信箱